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四十二)《张说〈蜀道后期〉鉴赏》
《蜀道后期》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作于武则天天授年间,当时诗人任校书郎,曾两度奉使入西蜀。这首诗虽篇幅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 一、思乡之情的直白展露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开篇便直接抒发了诗人急切的归乡之情。“客心”点明了诗人游子的身份,“争日月”则将这种思乡之情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仿佛在与时间赛跑,想要尽快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来往预期程”进一步解释了“争日月”的原因,公府之事有时间规定,诗人早有归期的盘算,预先规划好了行程。这两句诗十个字,把诗人面临的客观情况以及内心的筹划掂量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手法简洁而高明,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 二、情感转折与含蓄表达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诗意在此处发生了重大转折。诗人原本计划秋前赶回洛阳与家人团聚,然而事与愿违,这个希望落空了。按照常理,此时诗人的心情必然是怅惘的,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失落,而是巧妙地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诗人将秋风拟人化,指责它“不相待”,不肯等自己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这种写法避开了率直无味的表达,使诗歌更具情致。
秋风先至洛阳,自然会引发许多联想。亲人们看到秋风起,必然会翘首企盼诗人归来,而诗人却未能如约,其中的苦衷不言而喻。诗人到底是在抱怨秋风,还是在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并未明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正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三、艺术特色与情感内涵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却能以质朴的文字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将秋风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歌的结构也很精巧,前两句的急切期盼与后两句的意外转折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从情感内涵上看,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埋怨秋风,实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因行程延误而产生的无奈和失落。这种情感并非直白地宣泄,而是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张说的《蜀道后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异乡为客的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以及面对意外情况时的复杂心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