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30
1087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二) 王维《春中田园作》鉴赏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其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春中田园作》是他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田园诗,描绘了春天田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一、内容解析
### (一)首联:描绘早春美景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春鸠欢快鸣叫,打破清晨宁静;村边杏花绽放,洁白如雪。一“鸣”一“白”,将听觉与视觉结合,动静相衬,勾勒出一幅鲜活明丽的早春田园图,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

### (二)颔联:刻画农事活动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细致描绘了农人持斧修剪桑枝、扛着锄头探测泉水脉络的场景。这些农事细节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智慧,修剪桑枝顺应树木生长规律,察看泉脉契合地理环境特点,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暗示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忙碌耕种。

### (三)颈联:增添生活气息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归来的燕子能准确找到旧巢,农人们翻开新历规划农事。归燕是春天的使者,新历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二者形成时空交织的双重“春信”,强化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希望,为生机勃勃的春光增添了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 (四)尾联:情感陡然转折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诗人原本准备举杯畅饮,享受田园美好,却突然停下,陷入惆怅。“远行客”既指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是诗人自身写照。他虽身处田园美景,却因宦途羁绊,无法全身心体验其中真意,这种田园乐事与羁旅愁思的并置,揭示了“身在宦途、心向田园”的矛盾心境。

## 二、艺术特色
###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王维运用白描手法,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田园景物的轮廓,如“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没有过多修饰,却使画面生动逼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二)多种感官的结合
诗中综合运用听觉和视觉,首联“鸣”是听觉描写,“白”是视觉描写,将春鸠的鸣叫与杏花的洁白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燕子人格化,说它们“识故巢”,赋予自然景物人的情感和生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四)意象的选择与象征
诗中选取春鸠、杏花、归燕、新历等典型田园意象,这些意象相互映衬,构成春天田园的美丽画卷。它们不仅代表自然美好,更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三、主题思想
这首诗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生机,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惆怅。一方面,诗人描绘了田园的自然风光和农事活动,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与心灵的皈依;另一方面,尾联的转折揭示了诗人因宦途束缚无法尽情享受田园之乐的无奈,体现了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王维的《春中田园作》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让读者感受到盛唐时期田园的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一)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