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30
1674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四)王维《夷门歌》鉴赏

王维的《夷门歌》是一首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内涵的诗作,它以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为蓝本,展现出非凡的艺术价值。

## 一、题材创新与主题表达
此诗题材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但王维进行了创造性改动,将故事主人公由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使这首诗成为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在战国时期等级森严的社会背景下,侯嬴只是夷门抱关者,朱亥是屠肆鼓刀人,他们出身低微,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诗中“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生动地展现了侯嬴不仅为信陵君献上奇谋,还以生命相酬的侠义精神。这种对布衣之士的歌颂,体现了王维对底层人物才能和品格的尊重,也反映出唐代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心态。

## 二、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
### (一)剪裁与提炼的高超艺术
诗人把二千余字篇幅的史传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剪裁和提炼艺术。如诗的开头“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前两句粗笔勾勒出七雄争霸天下的混乱局势,“何纷纷”三字将攻城杀将、天下大乱的场景形象地表现出来;后两句点明“窃符救赵”的原因,“围邯郸”三字简洁地概括了事件,“益急”二字则渲染出赵国的紧迫局势,与“魏王不救平原君”形成对比,表现出赵国孤立无援的绝望感。这种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 (二)巧妙的叙事结构
诗共十二句,四句一换韵,按韵自成段落。信陵君礼遇侯嬴本在秦兵围赵之前,诗中却采用倒插一笔的手法,“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旨在暂时中止前面的叙述,造成悬念。同时运用“切割”时间的办法形成跳跃感,使短篇产生疏缓的效果,让读者在后面接叙救赵事时,有隔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感觉。在叙述信陵君结交侯生的故事时,诗中省略了公子置酒以待、亲自驾车相迎、侯生不让并要求枉道会客等情节,只选择“公子执辔愈恭”的细节作突出刻画,又巧妙运用“愈恭”“愈下”两个“愈”字,显示出事件的发展过程。略去的情节借助读者的联想得到补充,产生语短事长的效果。

## 三、情感表达与时代意义
这首诗代表着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的一面。唐代是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扬眉吐气的时代,出现了不少歌咏游侠的诗篇。《夷门歌》故事新编,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正如吴汝纶评论所说“叙古事而别有寄托”。王维通过歌颂侯嬴等布衣之士的侠义精神,表达了对这些具有才能和勇气的底层人物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渴望得到赏识、施展才华的愿望。诗中展现出的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王维的《夷门歌》以其独特的题材处理、精妙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唐诗中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创作才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三)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零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