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三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14
8461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三十)《古剑篇》是唐代郭震创作的一首咏物言志诗,相传是他受武则天召见时所写,此诗问世后广传于世。以下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两方面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 主题思想
- **托物言志,抒发感慨**:诗中所咏的物件是龙泉宝剑,据传它由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铸成,备受时人赞赏,却沦落埋没在丰城古牢狱废墟下,后因张华夜观天象才重见天日。诗人化用这一传说,借歌咏龙泉剑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 **反映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诗人用古剑比喻当时沦没的人才,开头借干将铸剑故事自喻素质优秀、陶冶不凡;接着赞美宝剑的形制和品格,以显示自己一表人才、风华正茂;又称道宝剑在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也曾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侠,体现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最后用宝剑沦落的故事,自信自己终不会被埋没,吐露不平。此诗理直气壮地表明人才早已造就且起过作用,可惜被埋没,强调应正视现实,珍惜、辨识、发现人才,把埋没的人才挖掘出来。在封建时代,诗人敢写出寓意显豁、思想尖锐、态度严正的诗歌,其见识、胆略和豪气压倒众人,对压抑于下层的士子有激发感奋的作用。
### 艺术特色
- **气势不羁,风格豪放**:张说评郭震“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所谓“逸气”,指其作品气不受羁绊,风格豪迈奔放。《古剑篇》正是如此,它借咏剑发议论、吐不平,追求鲜明奔放,不讲究技巧,不受拘束。
- **善用夸张想象,富有浪漫色彩**:诗中化用传说,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如赞美宝剑冶炼、称道宝剑品格、形容宝剑埋没等内容,都体现出浪漫色彩。但诗人笔触所到之处,议论即现,形象鲜明,思想犀利,感情奔放,气势充沛,往往从剑中见人,达到见人而略剑的艺术效果。
- **形式为内容服务**: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主要不在于形式技巧,而在于丰满地表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为一种典型、一种精神,因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很好地诠释了“文以气为主”“风格即人”的观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二十九)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零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