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一】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11
992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一】



【郭进拴原创】张一弓和他的《少林美佛陀》


    最近重读了我的恩师张一弓老先生75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受益匪浅。张老师以富有诗意的优美文笔描写了少林寺开寺方丈跋陀的传奇人生,表达了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诸多矛盾中,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重、对弱者的关注、对自我内心欲望的自律与自省,见证了张一弓这位老作家的精神与情怀。少林寺闻名海内外,但是,当嵩山少林寺以它绚丽而独特的历史传奇引起世人瞩目的时候,创立少林寺的天竺国跋陀禅师,却按照自己“性喜幽居”、“托身山林”的性格,躲藏在历史的云烟里,成了人们视线之外的陌生人。著名老作家张一弓在嵩山脚下瑰丽而浪漫的民间传说中看到了他。

       他是得道高僧,不做僧门最大高官沙门统,而退守山野,开创少林寺。他修得正果,一人得道,也惠及弟子及凡俗,所译佛经更泽被世人至今。他亦肉体凡胎,也有不能,也有不甘,也有欲念,也有魔障,唯能为人所不能为。他在每个我们之中,他又在每个我们之外。他是每个我们,每个我们又都不是他。他是“美佛陀”。

       他开创了少林寺,对于后世却仿若“隐僧”。张一弓老师的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得道高僧的传奇人生。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北魏时期来自天竺国(古印度)、创立嵩山少林寺并担任第一任住持的跋陀禅师;他同时也是被历史学家写入《中国通史》的佛经翻译家,并擅长绘画。当丰富而独特的少林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引起世人瞩目的时候,跋陀却常常是一位被遗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缺席者,因为他留下的文字记载实在太少了。他好像总是按照自己“性喜幽居”、“托身山林”的性格,躲藏在幽深的山林和历史的云烟里。当作者有幸落脚在嵩山脚下的时候,却惊喜地从瑰丽而夸张的民间传说中看到了跋陀,嘿,他可真是一位智慧而天真、木讷而有趣的老头。

               ——摘自《少林美佛陀》作者题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五十】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