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11
1243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四】


        这是老作家张一弓的新作。张一弓曾经是河南颇有名气的新闻记者,新时期以一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闯入文坛,一举夺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第一名,一夜之间名满天下。是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生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在艺术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思想,有生活,有操守,有追求。作品数量不多,虽不能说篇篇珠玉,但一步一个脚印,坚实沉稳,颇具大家风范。前两年出过一部《远去的驿站》,甚获好评,获中宣部颂发的“五个一工程”的优秀作品奖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少林美佛陀》是老树新花,确实是他的出新之作,无论题材写法都与他以前的作品大异其趣。看来作家是在寻求突破。

   小说共四卷31章,20余万字。在作家笔下,跋陀是人,而不是神,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看到美女,念及性,他的胯下也会“撑起一把小伞”,心也会有“乱了”的时候,但是儒家倡导的是“发乎情止乎礼义” 读他是发乎情止乎道。小说多次描写了“火光定”的奇妙场景,那是作家代表“佛祖”对他的赞扬和奖励。小说没有一句说教,作家深刻的思想已经完全表露在这个人物的光彩之中了。
   
   


       正如张一弓老师在《
来自“草根”的“童话”》中所写的那样:

 
   我在201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的写作。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北魏时期来自天竺国(古印度)、创立嵩岳少林寺的跋陀禅师。在范文澜著述的《中国通史》中,跋陀还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并擅长绘画。
   但我写的不是跋陀的传记体小说。史书中关于跋陀的记载只能给这部小说提供一个历史事件的框架,就是跋陀来中国传播佛教,受到北魏孝文帝的敬重,并随孝文帝迁都洛阳,却拒绝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静寺,执意远离京都的喧闹,去到偏僻、幽静、人迹罕至的嵩岳少室山下建少林寺,在那里完成了多部经书的翻译,度化了日后在禅学上卓有成就的弟子稠和慧光。小说在这一历史框架中所铺陈的一个个故事,则来自民间传说、稗官野史及其引发的作者的想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二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