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一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01
406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一十二)王维《山居秋暝》鉴赏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宛如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又似一首悠扬婉转的田园牧歌,蕴含着诗人高洁的情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一、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此诗将这一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犹如一幅宏大的山水背景图。“空山”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人迹罕至,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给人一种空灵、清幽之感。一场新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点明了时间是秋天的傍晚,营造出幽静闲适、清新宜人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空灵澄净的基调。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绝美画面。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明亮的月光透过松林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是静态之美;山泉清冽,在山石上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是动态之美。“照”与“流”两个动词,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展现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这两句诗写景如画,随意洒脱,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细腻描绘。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先是听到竹林中传来的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的姑娘们洗完衣服归来;接着看到莲叶晃动,才知道是渔舟顺流而下。诗人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更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和生活气息。在这青松明月、翠竹青莲的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展现出山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由景及情,点明主旨。春天的芳菲虽然已经消散,但眼前的秋景同样迷人。诗人反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表达了自己愿意留在这山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王孙”,既指贵族子弟,也泛指隐居的人,实际上是诗人自指。此句体现了诗人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 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这种动静对比,不仅突出了山林的幽静,也展现了山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动景以静景为背景,静景因动景而更显清幽,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力。同时,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让读者从多个角度感受到了山村秋夜的独特魅力。

## 三、托物言志的深刻内涵
诗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象征着诗人高尚的情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二者又互为补充,共同烘托出诗人理想的境界。诗人在貌似“空山”之中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官场的污浊和世俗的纷争,只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这与诗人所追求的高洁品质和理想生活相契合,所以他决然归隐,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 四、独特的乐秋之情
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而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诗人笔下的秋景,没有丝毫的凄凉和伤感,反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赞美秋天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在众多描写秋天的诗作中脱颖而出,展现了王维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之,《山居秋暝》以其优美的意境、精妙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山水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一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一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