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我的鳌头【五百一十四】
《蛙》已经跳出了故事本身,是对那个历史时段人性的剖析和挖掘。《蛙》能够得到茅盾文学奖,就已经说明这部作品的价值。有人说莫言的作品有迎合西方人胃口之嫌,不如说中国的作家的作品或价值取向在慢慢被西方接受认同,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瑞典文学院的视野,最终的理由是他扎根本土,关注人性,描写了普通人的命运。
在《蛙》里,姑姑是一位乡村妇科医生,曾经见证着生命的繁衍,后来却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计划生育”的战役之中。从此,姑姑的生活被夹在了新生婴儿的哭声和流产妇女的谩骂里。
年轻时的姑姑本有着似锦的前程,但她的飞行员未婚夫毫无征兆地叛逃后,一切急转直下。经历了特殊十年后,进入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重新激活了姑姑的热情。她再次被重用。 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命的毁弃变成了天平两端无比沉重的砝码,姑姑努力保持着内心的指针不被某一端的重压崩断。
步入晚年后,这个国策的忠诚执行者,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往,她对自己曾经的忠诚并不怀疑,但对死去的胎儿和孕妇们开始了忏悔。姑姑与一位泥塑艺人结婚,还魂般地与丈夫一起捏出无数泥娃娃,并且开始帮助不孕的妇女生育,内心如磐石的姑姑在这样的转变中慢慢老去。
小说以古老的书信体写成,夹杂着信件、故事叙述和剧本。写信者蝌蚪以文学爱好者的姿态向一位日本作家讲述姑姑的故事,最终以一部荒诞派的话剧剧本形成了与叙述的反衬。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