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我的鳌头【五百二十六】
同时,也正是因为对这片广袤土地及自然的热爱,才使得她对鄂伦春人的经历有着深切的体察和痛惜的批判。但是迟子建从来都不是一个情感激烈的作家,《额尔古纳河右岸》正是通过充满温情和眷恋的表达,对家园完成了一次诗意的回望。迟子建出生于1964年,80年代初就开始文学创作,以《北极村童话》等为文坛瞩目,算算当时也只二十岁左右。迟子建不但成名早,而且极其稳定地保持着较高创作水平,诚如苏童所说:“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透亮的文字品格。”迟子建各体文学皆擅,在这二十多年的创作中,她为读者奉献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随笔,并以此营造了一个既具个性特征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她的笔触显示出了超出同龄人以及她的生活阅历的边界,从日常生活到想象天地,从现实当下到历史深处,从朴素乡村到繁华都市,从内地生活到北国少数民族的边地风情,她本身就几乎是一个文学童话。所有这些与一个人的文学天分有关,更与她的好学与勤奋有关。现在,所谓“深入生活”已不为创作者所信奉与恪守,但是,迟子建艺术世界的一砖一瓦都来自于她对生活的亲历与知识的吸纳,她曾在一次笔会上对笔者说过,为创作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她长期在鄂伦春人生活聚居区考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民俗、地方志资料,写下的创作笔记是作品文字量的两、三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