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七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29
986

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七十六】


郭进拴|醉入桃花源







         桃花源风景区坐落在三一九国道旁,湖南境内,风景幽寂,林壑优美。

        据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上古唐尧时,善卷先生由中原南下,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这位虞舜以天下相让而受德高望重隐者,给湘沅之地带来了中原文化,人们把他隐居的山称为"德山",因而民间流传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说。善卷先生晚年经桃花源到溆浦,寓居庐峰山,后又移居大酉山,常往来于两地,影响和教育两地人民。

夏,商两代,这里属百濮。周朝时,周成王大封诸侯,封熊绎为楚子。楚国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称。楚国处于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开拓疆土。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从发掘出的采菱城遗址来看,桃花源这一带虽属南荒,但开发较早,文化相当发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曾把这一带治理成礼仪之邦。加之物腴粮丰,桃花源这一带后来便成秦时避难场所。



公元前3世纪,伟大有爱国诗人楚三闾大夫屈原被除顷襄王流放于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后尘,在沅江一带流浪很久。"乘令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兰"(《离骚》),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写照。他从泗渚(德山)出发,溯沅江经桃花源至辰阳,最后入溆浦居留了很久。现常德还有以他的官职命名的"三闾桥","三闾巷"。他继承和发展了楚文化,在长期流放生涯中,到处行呤,创造了骚体文学,上承国风雅颂,下吸楚风民谣,独树一帜,成为南方文学之祖和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13个县,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阳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曾驻军乌头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马援石室"以及他曾设帐篷的"营盘洲"。他的将士曾患瘟疫,当地老百姓献"三生汤"(即擂茶)为将士治愈瘟疫,因而桃花源这一带,留下关于擂茶的传说和以擂茶待客人的习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后两年,即东汉建武帝二十六年,从临沅县中析置沅南县,今属武陵郡,桃花源属沅南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道观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树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缤纷,美不胜收之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七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七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