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七十九】
一方水土一方人,南方的“擂茶”和北方的“油茶”颇有遥相呼应的赶脚。吃饱喝足,坐电车回桃花源酒店下榻。天色已晚,穿过酒店中式大堂,咦,出门了,石径,小斜坡,坡上一栋栋形似徽派风格的建筑,清爽明快,让人眼前一亮,而短短百多米距离,导引却是三人,以小窥大,热情、贴心,感恩!导游早前说,晚间,此处,灯展可看。放下行囊,三五友人,出门晃。其实到了陌生之地,如果不是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多晃悠还是有好处,民俗民情就是在一脚一眼之间。桃花源具体多少平米,数据不知道,但这一晚上灯展看下来,也是走了一小时多的路。




于每年观赏花灯的不同之处,桃花源的花灯,大多是建在水中,彩灯一亮,暮色作伴,水光辉映,赏心悦目。一处花灯一处景,水波微澜,虚实难分,如幻如真。回住宿地的路上,顺道还猫了眼当晚举行的一场诗词歌曲大赛,室内场馆,就像老式茶馆一样,上下两层,小方桌,条凳,嗑瓜子的,喝彩的,这旅游产业是真走心了。
千百年来,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桃花源、关心桃花源。夜,一片漆黑落寞,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也是无从说起,天涯和咫尺,如何来丈量此岸到彼岸的距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