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七十八】
虽说陶公笔下的“桃花源”一直都有归属地争议,但湖南桃源县的这个桃花源确实不错,秉承了陶公仰慕的静雅田园、舒缓恬然之貌。我们是乘着20人载客量的游船驶入桃花源的,舟行一路,水流缓缓,薄雾轻曼,观赏着岸上的奇树藤蔓,三月桃花十月无,十月桃花巧手舞,那些景观桃树隐约在青山瘦竹间,藏身于吊脚阁楼下,娉婷于浅滩泥石上,点点簇簇,让这有些清寒的天气,也泛着点暖意。若是三月桃花季,又将是何等的浪漫!船到岸边,鱼贯而上,此时我们不觉中已被包围在群山翠绿之间,沿着石阶路盘桓而行,有古朴的农舍,有传情的邮站,有木质的阁楼,有歇脚的亭子,不疾不徐、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让人全然忘记了其间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切仿佛生来如此。真个是,风动竹影水涧声,倦鸟归林山谷幽,阡陌田垄谷堆在,炊烟炉火煮茶人。哎,若非这俗身凡事,真想就地耍无赖——不走了!




早就听说过湖南的潇湘竹,在这里没看到,但是看到了一种奇怪的竹子——方竹。竹子的大型,远观,和别的竹子无异,但是手摸竹杆的时候,发现这看似圆圆的竹子居然有棱,均匀的四棱。导游说,这方竹,只适合此地生长,不可食。小雨催人行,路过“桃花源邮局”的时候,忘了寄几张明信片出村,小许遗憾。天色将晚,导游召唤在景区内餐馆吃晚饭。湖南人民真的很友好,知道广东人喜欢自然滋味和老火靓汤,所以没有上辣椒“镇压”大家的舌头,却是很贴心地上了不少当地小菜,还有当地的“擂茶”。擂茶”,见过一位潮汕朋友经常做,把花生、芝麻、炒米、茶叶等食材清洗干净,晾会儿之后,用根杵在瓦盆里绕着圈擂成粉,烧开即可。湖南“擂茶”工艺没见过,成品第一次吃,似粥不是粥,干果颗粒有,说稠又不稠,炒米加里头,稀稀脆脆麻溜喝,脆米软化就糊糊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