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一】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31
800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一】


郭进拴|麦积山探宝记


         向往麦积山的心,是在收到中国作家羲皇故里采风活动的通知后被牵挂住的。

         麦积山在什么地方?麦积山究竟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

         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织委员会、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下发的《通知》中是这样描绘的: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山形如农家麦垛,耸立于万山丛绿中。奇峰插空、栈道凌云,峭壁窟龛,巧夺天工。194个洞龛珍存着从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1500多年间十多个历史朝代的7800多尊泥石雕造像、1300多平方米壁画,被誉为“东方雕塑馆”而闻名于世界。她与大像山、水帘洞、华盖寺等众多的石窟,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

       麦积山风景区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她由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等景点组成,奇峰倒影、素湍绿潭、怪石珍木、烟雨云海,既有江南景色之秀美,又有北国风光之雄奇。麦积山植物园,融科研、教学、旅游为一体,成为景区内又一秀美的旅游景点。

      既然麦积山这么好、这么美、这么神、这么奇、这么妙,又有这许多绝物,何不到此开怀畅游、览胜探宝呢?

        我是一向主张要多读大自然这本书的。“太史公游名山大川,故其文章颇有奇气”,这个“奇气”,是日月精华,是山川灵秀,是浑朴的大块文章,是通旷清逸的神韵。中国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迈开双脚来认识祖国大好山河,要比在中学课本上认识祖国广博得多,深刻得多。用大自然直接陶冶性情,是中国文人最重要的一种治学方法。

       于是,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金秋十月,我从河南省平顶山出发,经洛阳、西安,来到位于甘肃省东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羲皇故里”天水。

        我们参加采风活动的文朋诗友,几经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看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孤峰。同行的一位作家惊呼道:“啊!中间粗壮底部小,状似农家大麦垛。”抬眼望去,孤峰的轮廓更加清晰了。只见满坡红绿相映,涓涓细流绕峰而过,树木成荫,鸟语花香,真有“世外桃源”之感。怪不得,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曾这样赞叹道:“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从唐朝到今天,虽说已经过去一千多年,而且战乱频仍,杜甫笔下所描绘的情景犹存,这也可能是由于此地僻处边界的缘故吧?我们不顾旅途的疲劳,下了汽车,沿着山坡“细路”策杖而行,不一会儿,土路变成了石路,于是,我们迈上石砌的栈道,眼前出现了一个挨一个依山而凿的石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