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31
1433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七】


       那位青年女诗人,能歌善舞,她此时来了兴致,对着我唱道:“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如今,我们站在当年张生、莺莺初次相遇的佛殿上,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位容貌之美、体态之美和风度之美相统一,天真之极、自然之极、大方之极的莺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她“行一步可人怜”,“似神仙归洞天”一般地进入了“梨花深院”,“兰射香仍在”,“临去秋波那一转”,“眼角儿留情处”。

       那位妩媚多情的南国女诗人接着说道:应该说,莺莺如果没有张生“临去秋波那一转”,或者虽然脉脉含情地看了张生一眼,而张生并未察觉,那可能就发展不成这一爱情故事。而如戏中所写,莺莺十分聪明地不露痕迹地作了反应,张生十分敏感地感受到了莺莺给他的暗示,接受了张生对她的求爱,事态遂急剧地发展下去。明代师俭堂萧腾鸿刊陈眉公评点本《西厢记》第一出总批“摹出多娇态度,点出狂痴行模,令人恍如亲睹。一见如许生情,极尽风流雅致。”

       她一边讲,一边给我暗送秋波,我也回应了她一眼。她继续讲道:张生善于利用和创造一切机会,主动与莺莺接近,以便孕蓄情感,沟通思想,争取婚姻自主。他仿效司马相如弹奏《凤求凰》向卓文君求爱的方式,躲在墙角,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看看莺莺有没有反应过来。结果,莺莺马上依韵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真是让张先生惊喜欲狂。不过当他撞出去,莺莺笑脸相迎的时候,红娘却把莺莺拉走了。

       张生从此陷入了相思的痛苦之中。当孙飞虎围困普救寺,要抢莺莺为压寨夫人之际,老夫人曾许下诺言:“谁退却贼兵,即将莺莺许配。”谁知张生修书央视白马将军平乱之后,老夫人食言而赖婚。红娘献计,让张生月夜操琴,又传寄简,帮助这两个有情人自愿结合,老夫人权衡得失,不能不承认“这小贱人也道得是”,只好认输,同意了莺张的结合。在老夫人逼迫下,张生离别莺莺进京赶考。通过赴长亭途中、长亭别宴、长亭分别三个紧紧衔接的画面,抒发了莺莺别离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词藻缤纷,光彩旖旎,脍炙人口。

        在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点染清秋的气氛,因景生情,衬托出深长的离情别绪。由情及景,想象着柳丝系去马、疏林挂斜晖,表现惜别之情;松了金钏,减了玉肌,表达了离别之苦。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具体生动,细腻可感。(叨叨令)则直抒胸臆,把车儿马儿,被儿枕儿等生活中习惯用的生动口语,精心重叠、排比,一气贯注,流转如珠,倾写出主人公缠绵不已的复杂心情。

        此时此刻,我们也要与普救寺告别了,时至深秋,也正是当年莺莺与张生“长亭送别”的季节。漫步十里长亭,吟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急。……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的妙词佳句,我的心潮激荡,热血奔涌。这次永济之行,这次“情人寺”之游,我也结识了一位南国佳丽,我们谈诗论文,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分明看到,她的泪光在秋阳下一闪,一闪……

        啊!普救寺,我被你那独特的建筑、迷人的魅力所征服,我被你那驰名中外、传唱千古的西厢故事所陶醉!我与那位南国诗人依依不舍地分手,可那魂儿却丢在了你那温馨的怀抱里。这正是:


金秋永济游,

美景眼底收。

情满普救寺,

别时热泪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一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