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四十八】
谁知王嫱听了这个消息,却上疏自求嫁给匈奴单于。人们对她远涉绝域,去饮血茹毛,经受漫漫黄沙的吹打不理解,纷纷劝她。王嫱长叹一声,道出了肺腑之言。她和陈三郎青梅竹马,相爱很深。皇上为了自己的欢乐和幸福,把她们活活拆散,她极不情愿地来到后宫。她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够出去和解甲归田的陈三郎长相厮守。可陈三郎战死沙场,永远也回不来了,她肝肠寸断,万念俱灰。
在极度绝望中,又遭到吴贵妃的诬陷囚系冷宫,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乐趣。但是,她不能死,要活给那些不让她活的人看看。当她看见李萍传递进来的那张赐嫁的绢书,反复思索了很久很久:战争,夺去了陈三郎的生命,她不愿看见更多的人被战争夺去生命,不愿看见更多的恋人们被活活拆散。停战、讲和、赐嫁,也许能换来人们的安居乐业和家庭幸福,所以她愿意挑起这副担子,使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活得幸福,她的夙愿也就得到了满足。
谁知汉元帝在长乐宫召见王嫱时,远远看见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段,早已感到惊疑。待王嫱行过大礼抬起头来,竟让他大吃一惊,后宫三千佳丽,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的!说她有倾国倾城之貌,当之无愧。他平素柔情蜜意,怜花惜玉,今见王嫱仪态万方,如广寒宫中走来的嫦娥,让人目眩神摇。
汉元帝欲将王嫱留下,可王嫱说:“臣妾为了朝廷和黎民,情愿永远居住在那里!”汉元帝说:“朕要是不放你出去呢?”王嫱说:“天子一言既出,天下谁敢不尊?但是皇上如果失信于天下,又是为了一个女子,就会失去人心的。”迎亲和送亲的仪仗,整齐地排列在宫门外。汉元帝眼中闪着泪花挥手和王嫱告别。王嫱在李萍的陪伴下,缓步登上了长行的毡车……从此,她再也没有回来过。
昭君村的人们把故乡和王昭君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昭君故里的每一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她的缕缕乡情。清悠悠的香溪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王昭君还活着,她活在人们的心里。故乡思念她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昭君寨”。那一幢幢仿古建筑,飞檐挑角,朱栋曲栏,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精工雕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娇艳怒放的鲜花,栩栩如生的昭君塑像,国内外名家的题诗作画,更为昭君故里增光添彩,一字字,一行行,对王昭君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当我们离开昭君村的时候,那位俊美多情的村姑和我们依依惜别。她一再重复着一句话:“欢迎你们到明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再来!”
我会来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