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29
405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七】


       鹿邑人还在太清宫南边新建了一个“老子文化广场”,并把高深宏博的道家文化精华,嵌入广场的一砖一石之中。进广场先过玉带桥,桥是并列3座,暗含了老子的“三生万物”之意。广场中心的太极图,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总是阴阳相交、对立统一的,这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雕像高达27米,他宽额长眉,垂首拱手,似仍在为人们传“经”布“道”,指点迷津。
老子雕像基座上,有“天下第一”4个大字,而它下面标着的英文,意为“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哲学思想,都凝聚在他那部意奥无穷的《道德经》之中。一部分上下两篇八十一章的“哲理诗”,竟然能在问世2000多年后,让政治家从中领悟治国安邦之道,军事家从中发现克敌制胜之道,学问家从中琢磨纵横捭阖之道,医学家从中借鉴长生不老之道,建筑家从中体会贴近自然之道……鹿邑人把这个广场修得大大的,也许他们认为惟有如此,才能与老子哲学在当今无可限量的普世价值相衬。


  从太清宫继续西去5公里,又能见到一座宫阕,称为明道宫,显得更为富丽堂皇。这里最早有座升仙台(亦称老君台),相传为老子聚徒讲学之处。唐朝时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后来同样毁于兵火战乱。2005年得以重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亭台楼阁与绿柳翠柏交相辉映,基本恢复唐时景致。
未进明道宫,先过升仙桥。桥下清水如镜,映照出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的光辉。老子在《道德经》中,大力推崇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高风亮节,启示人们应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种生命和谐的思想,在当今这个躁动多于律动的时代,显得是多么的必要啊!
一路穿过迎禧殿、宫元殿、文昌阁、腾云阁、享殿,我们终于来到了老君台前。这种用土堆成的高台,在中州平原一带比较多见。可8.84米高的老君台却非同一般。它不仅是弘扬老子思想的基地,而且演绎过太多的历史传奇。
听导游解说,孔子最后一次拜见老子“问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宣扬恢复周礼,没料到在陈蔡被围,“绝粮七日”。解围之后,他带着弟子来到鹿邑,向老子请教释疑。听过老子一番治国治身宏论,孔子在回程中对弟子感叹道: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走,而不知能乘风云上天的龙。今天我见老子,他就像是龙啊!
如果说中华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龙文化,老子思想称得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老君台前,我们还听说了另一个传奇故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