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七十七】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9年12月11日,《山西日报》刊出了他的《喜闻土豆泥香味》,汇来了6元稿费,这让放羊娃更加坚定了从事写作的信念,省内外报刊上陆续出现了郭进拴的名字,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临汝镇有个写家,是个放羊娃。
1980年9月是郭进拴人生路上的转折点,在汝州市领导的关照下,做为文化人才,他被破例选拔到临汝镇文化站当上了文化专干,从此,在追梦的文学路上,他迈开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我一直认为进拴先生做为文学硬汉,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他在临汝镇文化站工作时创办的农民小报《乡音》报。这是他为新闻出版自由做出的勇敢探索和尝试,其正面影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为了办好这份乡村小报《乡音》报,吃了多少苦,跑了多少路,他已经说不清了,他几次登门拜访,聘请了姚雪垠、苏金伞、何南丁、徐慎等大作家为顾问,并请名家作文、题词。谁知,第一期刚印出,便被做为非法出版物没收了,这当头棒喝,并没有吓倒这条硬汉,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报纸印上了“内部刊物”字样,才被无罪释放。
1984年,郭进拴和《乡音》报一起成名了,他背着报纸,什么部门都敢进,什么领导都敢见,还给邓小平写信、寄报,《乡音》报一时间声名鹊起,影响很大,他也因此被转为国家干部。说起这段往事,进拴先生感慨的说,是《乡音》报锻炼成长了他,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很显然,进拴先生的文学组织活动能力是出类拔萃的,同时,他的写作能力也是一流的。他从15岁提笔写作至今,38年来,已发表作品一千多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天地人心》、《观音菩萨传》,长篇纪实文学《大潮风流》、《磊裕烽火》、《成功之路》、《足迹》、《毛汝采传奇》、《趟将白朗传奇》、《陈宝泰传》、《湛河大决战》、《基石礼赞》、《大山作证》、《灿烂人生》、《路在脚下》、《鲁慕迅传》,散文、报告文学集《汝州风貌》、《太阳石之歌》、《壮歌风云路》、《鹰击长空》、《洪流滚滚》、《鹰城理财人风采》、《神奇的土地》、《踏平坎坷成大道》、《闪光的足迹》、《乡情老更深》,剧本《抓阄分娘》、《赶会》、《杨六郎造酒》、《鹰城热土》、《无品乡官》、《红岭风云》、《巧遇》等等,当你在这些文字徜徉,你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够勤奋的。当人们纷纷为权力和金钱追逐忙碌时,当社会越来越浮躁,恨不得天天作秀时,又有谁能潜下心来,静下神来,一字一行地去码字呢?一千多万字!这可是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呢!
文学不是凭空而来的,要靠处处留心和日积月累,伏牛山水的空灵与清秀,浸润了进拴先生的文学之笔,在他的文学画廊里,我们读到了山水之美,人物之善,人生之真。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在文学的道路上,进拴先生已经走过了三十八年的创作生涯,生命的年轮也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毫无疑问,文学改变了伏牛山中的放羊娃,文学成就了这个伏牛山汉子。郭进拴是个文学的成功者。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读到他的代表作。迫于生计,他近年来写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使文学的味道,打了一定的折扣。这些也都是进拴先生耿耿于怀的。他说,社会给了他很多,而他回报社会的太少,在他人生的每一个关口,总有好人相助,而他把这种感恩之心,深藏胸中,很少表白,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过五十日当午,知天命之年,是人生最成熟、最丰富、最闪光的时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进拴先生说,五十岁是文学生涯的新起点,他还要积累生活,待时机成熟,再拿出一、二部长篇,以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在世间留下看得见,摸得着,并能够拿来垫枕头的东西,我相信,并期待着!
祝郭进拴先生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著名杂文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