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七十五】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31
81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七十五】


 “嗵!嗵!嗵!”三声炮响,花轿已到村头,喇叭号子此起彼伏。这时村里的丫头小子闺女媳妇老少爷们扔掉手里的玩意放下手头的针线搁下手中的家伙直奔村东头跑去!只见一顶五彩大花轿落座路中间,金黄色的轿顶,大红的帷幔,转圈绣的是百子闹春图,轿帘上绣的是鸳鸯戏水画,花边穗子随风舞动,四个武生打扮的轿夫端列两边,后边跟着一拉溜长长的送轿队伍,表情严肃地立在那里,每人手中各持一件嫁妆,什么八仙桌子太师椅,书条坐床和茶几,立柜箱子和盆架,脸盆罩灯和镜子……两班唢呐班子对吹起来,这边吹的是“百鸟朝凤”,那边吹的是“喜气洋洋”,个个面红耳赤,人人汗流浃背。与此同时,只见二十多个年轻小伙子穿戴整洁,一排溜儿从村里走来,到得花轿跟前便纷纷敬烟,会抽的点着,不会抽的接着,客客气气,彬彬有理,然后接过各自手里的装点(嫁妆),由领客的带着送装点的客人去客屋用茶,暂且不提。这就是旧时婚礼的第一道仪式——迎客。
  接下来就是迎轿了。
  旧时的这迎轿是很有讲头的,单说这迎轿女子的挑选就有很多规矩,比如女子要父母健在,姊妹齐全,相貌俊秀,落落大方,个头相当,年龄相仿,皆是闺中女子。最少由六人组成或八到十二人不等,当然越多越好,要双不要单。就说这些,快去看吧!这时只见主管(旧时专门帮人操持婚嫁行当的人,一般和厨子喇叭匠子是一拜的)挤进人群,从捎马子里掏出一叠红纸条,高声嚷道:父老乡亲,有属小龙(蛇)的,请来拿“避讳”(青龙贴,是八卦先生占课的新人八字的属相忌讳)了!有属小龙的就去取来一张别在胸前。与此同时,就听到那司仪高声宣道:吉日良辰已到,淑女迎——轿!话音未落,只听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声笑语,喇叭声咽。只见一群仙女般的女子一字排开从新房屋里缓缓飘出,煞是好看!仙女们头插绢花,耳坠金银,口抿胭脂,面搽官粉,上身穿大襟缎子花小褂,下身着百褶丝绸拖地裙,人人笑容可掬,个个神情自然,领头的女子手执拜盒(食盒或果盒,寓意为百合,百年好合),拜盒里装有红枣栗子(寓意为早立子)、花生(寓意为插花生子,有男有女)、冰糖(寓意为甜甜蜜蜜)在前缓行,其余女子玉手握帕紧随其后,真是动如春风,行若流水。这两班唢呐也较起劲来,你吹《百鸟朝凤》,我吹《喜气洋洋》,你吹《抬花轿》,我吹《拜花堂》,你吹《鸾交凤》,我吹《全家福》,你吹《挂红灯》,我吹《十洋景》,你吹《怀乡曲》,我吹《黄土情》,你吹《小开门》,我吹《将军令》……个个赤膊上阵,人人汗如瓢泼!老话说谁走得慢了,就说你怎么跟迎轿似的!可真是的,不到一节地竟让这些姑娘们足足挪(左脚向前移动二指,右脚跟上,立正三秒,复之)了个把时辰,直到唢呐班子累得精疲力尽,眼冒金花,看花轿的累得腿疼腰酸,脚跟发麻,领队的姑娘才将手中拜盒交给侍立花轿门旁的老伙计(旧时新媳妇娘家雇来照顾新人的老嬷嬷),这迎亲的队伍才挤出人群,卸装去了。按下不表。
   嗵!嗵!嗵!又是三声炮响,司仪先生高声宣道:吉日良辰已到,新人下——轿!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七十四】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七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