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八】
20世纪80年代初,有位名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人,来到刚刚开放的中国,特别要求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他来到老君台,蹒跚着爬上33级台阶,在老子像前拜了又拜。接下来,向旁人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往事:
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梅川太郎所在的日军炮兵部队,奉命支起迫击炮,向鹿邑县城几个制高点轰击。一阵炮响之后,奎星楼、南城门城楼都轰垮了,仅有老君台缩然不动。虽然向台上打中了13发炮弹,可一发没响!日军觉得怪异,没敢再打。进了城后,他们发现这是一座“神庙”,吓得爬上台阶,向太上老君顶礼膜拜。
现今老君台一棵柏树的树干上,还嵌着一颗炮弹。台下,立着一个“和平碑”,上面有梅川太郎的署名。日军当年开炮齐哑,当地老百姓视之为老君显灵。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崇尚和谐的中华文化的威慑力使然。
另据传说,老子西行,在函谷关留下了著名的《道德五千言》,因此,函谷关也成了道家后学们心中的圣地之一。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目前,这里已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