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放歌中原【二百六十一】贾湖骨笛赋
鸿蒙初辟,岁月洪荒。淮水汤汤,润贾湖之沃野;古村莽莽,孕华夏之滥觞。溯乎九千年前,此地水草丰美,庐舍成行。仙鹤翔于空际,走兽驰于平冈。斯民逐水而居,耕织渔猎;日出而作,暮至而藏。
时有智者,情思悠长。爱鹤西去,唯遗骨以念想;灵心偶动,琢鹤骨而成簧。持细针以雕琢,钻多孔而流芳。一孔、两孔,蕴天地之妙理;三孔、七孔,启音律之玄章。于是乎,首声笛响,裂破穹苍。飞鸟驻足,走兽停骧。此乃华夏初音,绕贾湖而上飏。
昔者骨笛初成,形制朴苍。孔列或有参差,吹口未臻周详。然先民之智,灵感昭彰。创此乐器,韵起大荒。或效鸟鸣,以诱禽獐;或庆猎获,共乐康庄。而后审美递进,乐音益彰。六声、七声之音阶渐备,多宫演奏之妙趣深藏。贾湖骨笛,实乃乐史之滥觞。
其制也精,取材鹤之尺肪。钻孔之前,计算审量。等分刻符,见匠心之独匠。其音也妙,可奏《小白菜》之乐章。穿越时空,引后人之遐想。经测音而辨音阶,补乐史之缺藏。改写先秦之音纪,重塑华夏之乐纲。
岁月流转,骨笛流芳。至东汉之许慎,研《说文》而凝祥。闻骨笛之袅袅,悟“音”字之玄藏。书曰:“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此乃骨笛之功,文化之传扬。
看今朝兮,贾湖遗址重光。骨笛悠远,音韵绕梁。引得文人墨客,探幽寻芳。思古人之逸趣,叹先哲之睿芒。或临风而吹笛,或对月而咏章。感文明之演进,悟人性之恒常。
噫吁嚱!贾湖骨笛,华夏瑰宝。穿越千年,其韵未了。虽时移而世易,然精神之永保。启吾辈之心智,壮炎黄之怀抱。愿此笛音,永传万兆;文明薪火,熠熠辉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箫有九节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