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六】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31
831
【四百七十六】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美轮美奂的山道,为鳌头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给村民创造了一个健身、步行、观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我正在如痴如醉地观赏美景,倏然闻得一声鸟鸣,清清的,脆脆的,像穿石绕树的山村小溪,又似纯真少女那清亮的声音。循着声音,抬眼望去,在柳树的枝杈上,我发现了它。显然它是一只麻雀,一只初“飞”不久的小家伙,还带着一种嫩黄和胆怯,绒毛细软,尖喙如钩,它就那样站在一棵树上,小眼睛四处张望,带着一丝惊恐与不安,一声又一声地叫着,清亮地打磨着我闷闷的心。就这样相隔数米我与鸟对望,我有我的心事,它有他的期待,那一刻,我的大脑中掠过许多诗情画意的念头。在这样一个雾气氤氲的清晨,叶片上那一滴晶亮的露珠知道,我这样一个散居城市的人与这只鸟交换了多少融情的眼神。它一声又一声把我扯回童年,扯回满眼的桑葚树、大黄狗、抱玉河、泥坯房的乡间……在家乡,每一天我都是在鸟儿的鸣叫声中掀开序幕的。黎明时分,黑夜逐渐淡薄时,第一声鸟鸣,便惊破了山区的寂静。各色鸟儿开始绕着各自筑巢的枝丫或屋檐,跳跃盘旋,嬉戏欢歌。看曙光渐渐明朗,倾听鸟儿们唧唧啾啾地欢唱,在这种温馨和幸福中开始新的一天,实在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儿。每当夜幕降临,鳌头村中心广场上,人山人海,有唱戏的,跳舞的,唱歌的,滑旱冰的,跳健美操的,热闹非凡。在一处歌舞表演场地,那踏节的盘和鼓已经摆好,舞人从容而舞,形舒意广。她的心遨游在无垠的太空,自由地远思长想。开始的动作像是俯身,又像是仰望;像是来,又像是往,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接着舞下去,像是飞翔,又像步行;像是屹立,又像倾斜。不经意的动作也决不失章法,手眼身法都应着鼓声,纤细的罗衣随风飘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络绎不绝的姿态飞舞散开,曲折的身段手脚合并。轻步曼舞像燕子伏巢,疾飞高翔像鹊鸟夜惊。美丽的舞姿闲婉柔靡,机敏的迅飞体轻如风。她的妙态绝伦,她的素质玉洁冰清,修仪容操行以显其心志,独自驰思于杳远幽冥。志在高山表现巍峨之势,意在流水舞出荡荡激情.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天上一轮秋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吟咏着苏东坡的菩萨蛮,看着几十个青年后生活跃在舞台上,身着一色土黄衣裤,蹦跳相加,不愧为龙的传人;赤裸的胳膊,矫健的英姿,确为炎黄子孙;蓬勃的活力,震天的狂吼,实乃真正的华夏男儿!他们奔到前台,如起伏的波浪,忽上忽下,伸长了脖子,眺望着远方,像是在渴盼着什么。一脸的兴奋,一脸的期待。他们的身后是一群年轻姑娘,俊俏的面庞,婀娜的身姿,灵活的手腕,娇羞的笑脸。一群姑娘,在台后衬托着这些小伙儿,使其更显强劲的阳刚之气。一群小伙儿,在台前掩映着这些姑娘,使其更显妩媚的阴柔之美。蓦地,眼前一亮,伴着急促、强劲的音乐声,三个身着红衣的牧羊小伙儿在台上跳跃了起来。他们先是围着舞台转着圈,忽而追打嬉闹,忽而抱酒狂饮,忽而躺地烂睡,忽而……在这辽阔的广场上,他们跳着牧羊舞,饮着高原酒,枕着绿草地,真是其乐融融。他们的洒脱、不羁,正显示着鹰城人的粗犷豪放,鹰城人的直爽率真,鹰城人的热情慷慨,鹰城人的实实在在……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吸着丝丝雨丝,正徐徐绽放。盛开的荷花伴着阵阵缥缈的云烟又慢慢飞入九天,一个身着粉红纱衣的少女,撑着淡黄的油纸伞,翩翩起舞,如仙女,似蝴蝶,犹碧玉。蒙蒙细雨中,十几个撑着伞的绿衣姑娘,如绿叶一般,娇翠欲滴。风吹叶动,那位红衣姑娘犹如一朵带露的荷花,在一片片绿叶的掩映下,亭亭玉立,娇艳动人。随着蒙蒙烟雨,走进了多水的江南。在无数小桥绿水的衬托下,一曲《走雨》更显江南的柔媚。应着古筝乐曲,朵朵滴露的红莲在台上徐徐绽放,又慢慢地升起,飘入云天。雨中走来了一群窈窕秀美的绿衣女子,她们撑着轻薄的油纸伞在雨中漫步。柔软的绣花绿纱袖从手腕轻轻滑落,露出嫩笋般的手臂;一张张笑容荡漾的面庞,随着轻捷的步子不停地旋转着,那飘逸的袖角、裤裙如阵阵绿风、绿烟、绿雾……她们如江南的水一样,慢慢地流着,流着,永不停息地流着!在广场中央,观众把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就连石栏杆上也坐满了人。有的观众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许许多多的观众边看边拍照边录像。我们鳌头村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过去上庄有豫剧团,窑湾有曲剧班,西街有越调班,西湾有豫剧团,寨上有豫剧团,每到节假日,几个剧团唱对台戏,至今上庄、西湾还留有古戏楼。各种艺术形式如春兰秋菊,各擅其长。曲剧、豫剧、曲艺节目如春风拂面,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清新的时代美感,唤起了人们对这些乡音的喜爱。他们说唱兼备,风格迥异,有的轻松移步,表演自如,眼神、唱腔、响板同时做起,韵律谐美,字字传神,令人拍案叫绝。整个演出,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意趣横生的活泼节奏;既有粗犷、奔放、高亢的朝气,又有委婉、动情的优美旋律,丰富多彩,人才辈出,如朵朵奇葩,清香幽远,拂人心脾,令人心醉,流连忘返……万里河山添锦绣,巍巍中华铸雄浑。看着那五彩缤纷的音乐喷泉,听着那激动人心的盛世欢歌,踏着那如歌如诗的节拍,沐浴在明亮耀眼的灯光下,那歌声,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盈盈心语和无限祝福,蕴含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豪迈。那盛世欢歌踏着历史的足音,穿越时空的距离,将中华民族的雄浑隽永地刻入历史的里程碑。(原载《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24年第5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四百七十五】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四百七十七】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评论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