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七十九】
沿伏牛山余脉自西向东,在落凫山、平顶山、金牛山、焦赞山,无论数九寒冬,还是春寒料峭,万亩荒山上,人群涌动,泛起了绿色春潮。1997年以来,卫东区特意选定“鸟儿不歇脚、兔子不拉屎”、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不毛之地———金牛山、平顶山、落凫山开山造林。
机关干部、村民群众、驻地部队全体动员,人人上阵。据卫东区城郊绿化碑记述:“车向野而结队,人上山而潮涌。镐击石而撼地,旗迎风而蔽空。挥汗如雨,人头攒动,须沾晓露,发结霜冰。重生精卫,再现愚公。”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感慨地说:“好多年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了!”
盛夏,暑气逼人,在一个个山头上,人们挥舞银锄培土护树,挑水为树苗浇水,力争栽一棵活一棵,避免那种“年年栽树不见树,今年重挖去年坑”的现象。
连年奋战,绿化荒山一万多亩,植树二百六十余万株。每到金秋,金牛山上一簇簇挂满枝头、鲜艳欲滴的石榴,引得众人驻足流连,乐而忘返。来自英国、越南、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十多名专家、友人登山游园,他们围在一起,弹琴歌唱,为这沉甸甸的秋色而陶醉。正如晋人潘岳在《安石榴赋》中所写的那样“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是以属文之士,或叙而赋之,盖感时而骋思,睹物而兴辞。
余迁旧宇,爰造新居。前临旷泽,却背清渠。实有斯树,植于堂隅。华实并丽,滋味亦殊。可以乐志,可以充虚。朱芳赫奕,红萼参差。含英吐秀,乍含乍披。遥而望之,焕若随珠耀重川;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湘涯二后,汉川游女,携类命畴,逍遥避暑。托斯树以栖迟,逆祥风而容与。尔乃擢纤手兮舒皓腕,罗袖靡兮流芳散。披绿叶于修条,缀朱华兮弱干。岂金翠之足珍,实兹葩之可玩。商秋授气,收华敛实。千房同蒂,十子如一。缤纷磊落,垂老曜质。(已上四句从《初学记》二十八补。)滋味浸液,馨香流溢。”
赏神州之奇花,唯榴花红;品九方之鲜果,独石榴名!筐中四色之榴,嘴里五味皆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