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一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22
3133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一十二】


       在这块土地上,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这里沉淀着几千年的文化,古迹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个众多伟人、文人的故乡,也是绍剧、越剧的发祥之地。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比如,舜、大禹、勾践、西施、欧冶子、王充、马臻、嵇康、王羲之、谢安、王献之、梁祝、谢灵运、陆游、王冕、徐渭、陈洪绶、章学诚、任伯年、蔡元培、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鲁迅、马寅初、马一浮、胡兰成、竺可桢、陈建功、范文澜、俞平伯、钱三强、胡海牙、经叔平、袁雪芬、谢晋、王文娟、曾培炎等等。历史文化人文景点也特别多,大禹治水的会稽山大禹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遗迹、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兰亭、传奇着陆游和唐婉爱情不幸经典故事的沈园、西施故里、咸亨酒店、鲁迅故里、青藤书屋、秋瑾故居、周恩来祖居和故居、蔡元培故居、徐锡麟故居、陶成章故居等。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是一座城市的魂,那么文化人则是一座城市的精,一座城市的神。正因有了文化人笔下的纵横驰骋、漫卷挥洒,才有了城市的从古到今,才有了城市的兴衰盛落、人情风土的传承和城市记忆的刻录和传播。就像那尘封的老酒一般,愈久弥香,文化氛围愈久远越能彰显其不变的规律。绍兴,就犹如那坛风味独特、历久弥香的陈年花雕老酒,散发着千年不绝的幽香,迷醉着一代代的人。在绍兴,似乎一切的景观都有着时间的厚度和色彩。

       我在“三味书屋”驻足。那幅画着梅花鹿的古画依然肃穆地挂在堂前,令人肃然起敬。我在心里临摹那个“早”字,那个刻在书桌上的字早已被万千中国的孩子临摹过,它激励过多少中国孩子勤奋的去读书,勤奋的去工作。岁月悠悠,时光磨淡了字迹,但凹凸的笔画仍然清晰可辨,它还将继续激励着孩子去努力。

        走过那道石桥。我在“百草园”停留。碧绿的菜畦里,几株小菜活泼泼地努力地向上生长着。那棵皂荚树,也许没有中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高大,但这是一棵曾在鲁迅笔下描述过的皂荚树。仔细环顾四周,细细寻找起来,咦!光滑的石井栏呢?紫红的桑葚呢?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呢?如今都去了哪里?但是,鲁迅笔下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时的人性、嘴脸、动作、语言却仍在眼前栩栩如生地浮现着。《祝福》《一件小事》《在酒楼上》《孔乙己》《故乡》,这些带着人性温度的文字,仿佛有如一记曙光,照彻心底,虽是有点沉重,心头却是一片通亮。

        这次到绍兴,寻访孔一己是不能少的。说不清到底是对老店的向往,还是对孔一己的好奇,或许是对鲁迅的怀念,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穿过一条老旧的商业街,到了那闻名天下的“咸亨酒店”。 酒店为了表示自己的正宗,在门口竖立着一个孔一己的雕塑。这个孔乙己立在那里,表情自然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在一边吃着花雕酒,一边与路人讨论着“茴”字的几种写法。我走进酒店要了一份梅菜扣肉,一份臭豆腐,一盘茴香豆,喝的当然是绍兴有名的黄酒。坐定,我夹了颗茴香豆朝嘴里一丢,学着当年的孔乙己,摆出一副“吃”酒的架式,大口大口地吃着那香甜的黄酒。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一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一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