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一十九】
这本陪护日记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记录母亲每天的病情变化;二是在陪护中母亲经常和刘庆邦聊天,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刘庆邦觉得非常有意思,就记下来了。三是陪护期间刘庆邦的大姐、二姐、弟弟也常来病房,他们之间有许多交流,尤其是大姐、二姐住在农村,农村变化非常大,她们讲的故事也被刘庆邦记了下来。四是刘庆邦在这一期间对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所以这本书不限于母亲的病情,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这本书并非简单的病情记录,而是通过母亲及姐妹的回忆与讲述,将中原大地一角的沧桑变迁、世道人心、风俗人情,在当下与过往的岁月中凸显,堪称一部当代的“世说新语”。
刘庆邦曾在一篇创作谈中讲道:“母亲不仅是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我一生的老师,还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若有人问我信仰什么,我会说首先信仰我母亲。有人说我们没有宗教,我说不,宗教是有的,我的宗教就是我母亲。”他谈到孝文化时表示:“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之一。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我们中国孝文化这么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孝文化绝对不是过时的文化。”
至于为什么选用“我就是我母亲”作为书名,刘庆邦透露:“书名在出版前曾起了好多个,后来我无意中说了一句‘我就是我母亲’,朋友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书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长得很像我母亲,我不但继承了母亲的容貌,我也想继承她的精神,所以,我觉得,我就是我母亲。”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