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一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6-30
1077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一十六】


       给我讲故事的还有大姐、二姐和妹妹,她们所在的村庄不同,每个村庄都有不少故事。她们给我讲的都是眼下正发生的故事。目前的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变化即故事,变化使得新故事层出不穷,丰富多彩。作为一个写作者,记下她们所讲的故事时难免心存私心,把有些故事当成了写作素材。我以为这些素材以后或许用得上,或许可以写成小说。
      也就是说,在记日记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到直接把日记拿出来发表。我们都知道,日记有私秘性,也有随意性,天上地下,云里雾里,张三李四,家长里短,记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母亲走了,我就把日记放下了。
       十几年过去,偶尔有一天,我在整理存放手稿和日记本的柜子时,把记有陪护母亲日记的日记本看了看,不料一看就引起很多回忆,就感动不已,有些放不下。我想,我这些日记说不定可以发表。于是,我用稿纸把日记从日记本上抄录下来,一边抄录,一边作些文字上的整理。
我陪护母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母亲发病住院治疗,第二阶段是母亲临终前最后的日子。在整理日记时,我把日记按不同阶段分为上部和下部。考虑到篇幅较长,我把上部和下部分别给了《十月》和《北京文学》。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心存感激的是,这两家文学杂志都把日记作为重点作品予以发表。
也许正是由于事先并没有想着发表,日记才写得自由,率真,无拘无束,并且跳跃,简洁,内容丰富。日记发表后,有评论认为“有明显的文本开拓”。“它既没有被日记规范,也没有被母亲养病局限。时间在当下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空间在病房与家乡之间轻松转换。文本因此具备一种无所不能的包容性,一种复杂多变的开放性。”还有朋友认为,这部作品是新时代的“世说新语”。这些评论我都视为对我的鼓励。
是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来自母亲,母亲是我们生命的载体,是我们永久的无边无际的港湾。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一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一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