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欧洲杯火热开赛,球迷们热血沸腾的季节也跟着开启了,同时一些不良的观赛习惯也让身边人头疼不已。为了营造街道文明风气,让更多人更快乐的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最近在青岛市即墨路街道的各个楼院公示栏及饭馆里都张贴出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文明观球“三字经”,劝导球迷们文明观球,做守法文明的好球迷,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点赞。
让人眼前一亮的文明观球“三字经”
“欧洲杯,享盛宴,文明看球记心间:看直播,顺时差,声调低,勿喧哗;守底线,讲公德,窗关严,勿扰人;酒吧里,公共地,酒催化,易激动;平常心,看比赛,重过程,勿滋事;好赌球,负债累,妻子散,家破亡;拒诱惑,洁身好,不参赌,要记牢。”
文明观球“三字经”全文140余字,不仅字字务实,且读起来平仄分明,不少居民都能随口背上几句。拿街道居民王大爷的话说,“这首‘三字经’不仅内容接地气,而且形式有趣,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
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首三字经并非出自什么文学大师之手,而是即墨路街道的两位球友自发组织撰写的,就是为了号召广大球迷朋友在欣赏欧洲杯盛典的同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文明观球,不扰民、不滋事、不赌博。
亦师亦友的老少球迷组合
撰写这首文明观球“三字经”的就是即墨路街道居民高慧良和马晓龙,提起他们两个,街道居民用的最多的字眼就是“铁杆球迷”、“忘年交”。
高慧良今年64岁了,有着30几年“球龄”的他可以算是老资格了。对于他来说,足球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精神。“我最喜欢看足球场上,球员们之间默契的配合,球到人到的精准,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舒服。”老高说足球需要的是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而这种精神不仅在体育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不仅在工作中,包括我们平时邻里之间的相处也需要协作精神,大家互相体谅,互相照顾,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氛围。”
马晓龙今年才23岁,比老高小了整整两轮还多,两人因足球结缘,成为一对忘年交。平日里两人以“老高”、“小马”相称,经常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看球侃球。对于小马来说,老高不仅是球友,更是老师,尤其是老高的对观球礼仪方面的见解经常让小马自愧不如,“我们年轻人聊起足球来就感觉热血沸腾的,但是老高就沉稳许多,他也常常提醒我,看球更多的应该是享受,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他人的痛苦。”
文明守法从我做起
虽然都是铁杆球迷,但小马和老高这对“老少球迷组合”始终坚持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看球不扰民。“我看球从来没有打扰过别人,”老高告诉记者,每次深夜看球他都会将电视音量调到最低,而且严格控制自己不大声呐喊喧哗,看球不喝酒也是他雷打不动的规矩,他打趣地说:“有的时候实在激动了会拍一下自己的大腿,疼并快乐着。”
早在欧洲杯开赛前,老高和小马就开始谋划着发起一个文明公约,“主要是看见很多球迷对即将到来的赛事已经表现得十分激动,有时在办公室里都会大声讨论比赛的问题。我们觉得这样会影响别人的生活,进而影响球迷的形象。”
别看文明观球“三字经”篇幅不长,却耗费了老高和小马不少功夫,本打算拟一个普通的公告形式,但被老高否定了,“公告的形式可能让人觉得比较强硬不舒服,难以接受。”
最终两个人商定以歌谣的形式制定文明公约,寓教于乐易于传播。那段时间,老高和小马一下班就聚在一起商量写作公约的事,历时一个星期,修改了10余遍后,文明观球“三字经”才最终成行。
“现在看到我们的这个小作品收到了不错的社会反响,我们都觉得特别高兴。”老高和小马表示,他们希望不仅仅是球迷,还能有更多的市民树立起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大家携手让青岛更美丽,让社会更文明。
“老高和小马的这种社会公德意识让我们非常敬佩,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居民主动为我们的文明创建工作出谋划策,与我们一起营造和谐街道氛围,共建文明青岛。”即墨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想老高和小马这样的热心居民,在即墨路街道其实还有很多,街道也会定期安排专人对居民的文明金点子和小建议进行搜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让文明创建更加“接地气”。( 章天骄)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