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八月长安:从高考状元到专业作家

作者:苗恒     来源:生活报     时间:2016-06-17
16439

     由八月长安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最好的我们》,播放量已超14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20.5亿。这部反映高中生活的青春剧“黑马”,引领了新一轮的青春怀旧风,而“耿耿余淮”这对同桌CP,也屡屡登上热搜榜。

  尽管播出前,八月长安就曾预计“这会是一个质量不错的作品”,但14亿的播放量还是超出了预想。作为拥有70多万粉丝的网络“大V”,她每天能收到两三千条私信,连女星白百何都是她的粉丝。

  其实,这并不是命运第一次眷顾这个冰城姑娘。十年前的夏天,当八月长安还只是哈三中的刘婉荟时,她考取了哈市高考文科状元。从状元女孩到当红作家,她用十年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身……

  高中时堪称“女版余淮”

  本是文科班的“学霸”,却写活了理科班的“学渣”。

  微博上,全国有40多万个“耿耿”留言,“想跟学霸余淮坐同桌”。在网剧《最好的我们》里,八月长安把理科班里的“可爱学渣”耿耿刻画得深入人心,这个“有理想没天赋,越努力越难过”的小姑娘,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平凡的大多数”,极易让人产生共鸣,甚至让人不禁想,“作者莫非同是天涯沦落人?”

  但事实上,高中时的八月长安堪称“女版余淮”。哈三中校友小雨回忆,“当年刘婉荟的名字十回有八回出现在学年榜首,她长得漂亮、会打排球、大提琴十级,是公认的‘学霸女神’。”

  八月长安坦言,“我的高中生活相当顺遂”,学习之余,青春中该有的色彩一点儿没错过,后来还写进了小说。“振华中学”的校园生活,合唱比赛、篮排球联赛、学生交流活动等,很多都是她在哈三中的亲身经历。

  “当然了,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编的,其实我的高中同桌是个女生。”八月长安说。

状元在北大感到迷茫

  没人能永远站在金字塔顶,有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参照物不同。

  八月长安人生中第一次“登顶”是在2006年,她凭借661分的成绩成为了哈市文科高考状元。然而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后,“状元女孩的开挂人生”却未如期“上演”。八月长安感觉自己是站在大草原上,太迷茫,以至于不知道想去哪儿。这个从小到大“永远第一”女孩郁闷地发现,班里一半同学是状元,另一半是竞赛金奖得主,身边数不清的“余淮”似乎在提醒她:再努力,你也成不了真正的学霸。

  “做人总有许多力所不逮的地方,那种焦虑和压抑是共通的情感。”于是,“学渣耿耿”这个“人设”在八月长安心中悄然成型。大三时,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做交换生,百无聊赖便开始写小说,第一句便是“我叫耿耿……”

  接受记者采访时,八月长安透露,“耿耿这个人物的存在,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慰藉”。她用了“我们”这个词,尽管,她跟我们其实不一样。

  在北大,八月长安说,她掌握了一项特别重要的“技能”:了解自己的极限,克服深藏的虚荣,并因为见识过最好的人和事而永远能在下坠中及时刹闸。

 金融精英为青春转身

  书写少年时代,是为让人从回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虽然有过迷茫,但八月长安并未偏离“精英轨道”。2010年6月,她从中国最好的商学院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迈入上海金融圈,从事资产投资工作,用她的话说,“就是帮有钱人赚更多的钱”。

  然而不到三年,她便辞去了这份高薪工作,因为上班和写作都太消耗精力,必须做出取舍,“能有机会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非常难得,我觉得自己应该珍惜。”

  小说《最好的我们》是《你好,旧时光》三部曲之一,该系列销量已达30多万册。八月长安告诉记者,她曾在上海书展办过一场签售会。现场粉丝爆棚,她签名签到手抖,惊喜地发现,“原来买书人不是‘销售数字’,而是一张张真实的笑脸,而且那么年轻,那么可爱。”

  如今定居上海,有灵感时,八月长安每天能写八九个小时,状态不佳就出去玩几天,或者根据写作所需进行体验式采访。已出版的几部小说多是描写学生时代,她似乎对青春题材格外偏爱。

  “有些人‘十八岁就死了,只是六十岁才埋’。”八月长安非常认同这句话,在她看来,少年时代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却又往往被刻意忽略,“我希望我笔下的青春能让成年人反躬回首,从回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陈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生活报,来源地址:)

上一篇2016高考作文漫画居然是抄袭?真的假的?

下一篇欧洲杯开赛,老少球迷写出文明看球三字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