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六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21
5948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六十七】


       九华山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

       我们经回香阁,下坡右拐,来到了美女泉。据导游介绍,这里泉水潜涌,四季不竭,冬暖夏凉,今回香阁茶亭就是用此泉水泡的茶,汤色明澈,清香高爽。

       我问:“这里为什么叫美女泉呢?”

       俊美热情的导游小姐,用清纯甜润的嗓音给我们讲了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

        因泉眼西南有个仙姑尖,传为美女所化,故名。

       相传清正廉洁的陵阳县令,俗有“陵阳子明”之称的丹阳人窦伯玉有一日于游龙涧垂钓,偶钓得一条白色小龙,取钩放入涧中。20年后又于此处钓获一尾鲤鱼,从鱼腹中得书信一封。原来是白龙为报答其恩而密授的行道入仙之诀。窦子明得此异书后,即辞去县令,依其所授之秘诀往返于黄山、九华山峰峦之间,并采集五石煮服。经三年修道苦炼,终于一日乘白龙飞升。

       伯玉飞升后,撇下的两个女儿,一日采薇于山顶,其父忽然出现,面授修道术,不久,她姐妹俩便化作一对凫鸟成仙而去。

       从此,伯玉飞升处的游龙涧便称之为“白龙潭”,也称作“嘉鱼池”。其二女得道成仙的那个山顶即称之为“仙姑尖”了。

        啊,多么优美的故事!

        啊,多么动人的传说!

       导游小姐介绍说:“我们这里素有‘九华八百寺,撒在云雾中’之说,王安石称‘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来游览九华山,作诗道:’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现有太白书堂,为南宋嘉熙初(约公元1237年)青阳县令蔡元龙为纪念李白三游九华始创,1991年地藏菩萨圣诞日重建竣工,占地1800平方米。我们可以去看看。”

       我们跟随导游小姐来到了毗邻东崖宾馆与聚龙大酒店的太白书堂。只见主楼高大,庄严古朴,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独具皖南民居风格。堂内有高档文房四宝、名人书画出售,是九华山佛教圣地专门接待墨客骚人的最佳场所。院内两株古银杏树,俗称“活化石”,属第三世纪孑遗植物,树旁一太白井,始凿于宋代,相传李白烹泉品茗于此。

        我们鼓足勇气,登上了九华山的最高峰——十王峰,这里海拔1342米。只见群峰之间,飞瀑流泉,岭影云光,景色秀丽。在此环顾九华山99峰,仿佛朵朵莲蓬环绕在主峰四周,北望长江如带,南观黄山70峰,气象万千、我们已分不清究竟是身置于天上仙境,还是处在人间莲花佛国之中。这里的七贤峰、天台峰等30余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峰,云海翻腾,各展雄姿,峭壁怪石,险象环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六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六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