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六十九】
【郭进拴原创】 贵妃池遐思
金秋时节,我与出席中国作家创作年会的采风团成员来到了山西永济黄河边独头坡上的独头村,参观了杨贵妃故里。
在贵妃池畔,我们驻足观望,感慨万千,发思古之幽情。同行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老乡韩自然先生即席吟《贵妃故里歌》一首:
独头坡上独头村,
倾国丽质降仙身。
幼时秃头悲咽世,
妙方百浴青丝沉。
贵妃故里歌贵妃,
贵妃池在昔醉人。
远眺黄河绕素带,
近游杨园感慨深。
花容月貌人称羡,
绝代美人羞花魂。
丹青难描千般秀,
绫歌漫舞起精神。
一朝选在君王侧,
鸡犬升迁贵杨门。
……
站在贵妃池畔,听着这优美动听的《贵妃故里歌》,我的思绪穿山千,越万水,飞到了唐代的独头村。
那时独头村的风景多美啊!风烟俱静,绿水凝碧,树林成荫,河清鱼跃,直视见底,急湍似箭,激浪若奔,好鸟和鸣,啁啾成韵,横舟上蔽,白昼犹昏,疏枝交映,有时见日。沿村景色更是一幅活的山水画屏,朝暾晚霞中更是仪态万方,沁人心脾……
村正中的杨家,更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人家,他的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貌美,被称为“三朵金花”,弘农郡公杨玄琰整日乐得合不拢嘴,一有空闲,就逗三个女儿嬉笑取乐。
唐开元六年,弘农郡公杨玄琰的第四个女儿出生,她自幼聪明伶俐。由于杨家族上将那四枚洁白无瑕的玉环传到了杨玄琰手中,杨玄琰就给自己最小最乖巧的四女儿取名叫杨玉环。
杨玉环四岁那年,生父杨玄琰就一场大病一命呜呼,家里人多口多,衣食无着,杨玉环就泪别亲生母亲,寄养在叔父杨玄家中。她在叔父家里度过了难忘的少女时代。
杨玉环自幼喜欢喝从华山采摘的一种色泽鲜绿,香气高爽的茶,用清冽甘甜的华山玉泉院泉水冲泡后,滋味醇甜,汤色碧绿,满口清香,生津止渴。此茶可以养颜美容,延年益寿。杨玉环后来成为贵妃后,仍坚持一直饮用这种茶,此茶后被命名为“贵妃茶”。常饮华山绿茶的杨玉环,长到十几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美女了。她双眸若秋水潋滟,脸部轮廓犹如粉妆玉琢。她仪表绝佳,落落大方,颖慧聪敏,灵巧无比,善解人意,柔情似水,若杏花之含烟,似牡丹之乍放。
开元二十三年,17岁的杨玉环成为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的妃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唐玄宗看到了这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色女子。她眉目秀艳,纤指皓腕,云鬓蓬松,每一寸每一分都散发着女性所特有的魅力.她口齿伶俐,谈笑风声,那银铃般的笑声每每能使满室生春。她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从不忸怩作态,令人有春阳乍现之感,陶醉于温煦的气氛之中。玄宗先是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号太真。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从距国都长安四十来里行幸骊山温泉宫的唐玄宗处派来使者,到了长安。玄宗命杨玉环去温泉宫伺侯。
杨玉环在得知玄宗召见的一瞬间,感觉到像自己这样的一个女人的生涯,意外地落入一种强大力量的掌握。她觉得玄宗不像自己丈夫的父亲,而这种想法,过去是不曾有过的。玄宗是大唐帝国的绝对掌权者。与之相比,丈夫寿王如今只不过是极端无力的王族的一个成员。
杨玉环在接到玄宗使命的次日,天色未明就来到长安街上,直奔骊山的温泉宫而去。侍从包括骑马的,约有三十人。轿子涉氵产 水,渡灞河,在缓慢低矮的丘陵起伏的平原上,一直往东走去。轿子终于到了骊山离宫,杨玉环下了轿子,在几名侍女的引导下,静静地朝宫殿内部走去。
杨玉环被引导到滞留起居的房间,在那里稍事休息。为了谒见玄宗皇帝,出了这间屋子,玉环被领到长廊。在迎面而来的一群人和自己这边的人相擦时,在正中间看见一个老人,这时才觉察到这就是玄宗皇帝。玉环觉得那人的目光在敏锐地照射着自己。玉环在这时,也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玄宗稍稍停步,不客气地瞧看玉环。那是一种仔细端详。然后好像想说点什么,嘴边的筋肉微微地动了动,然而从那张嘴里,并没有特别说出什么。老人就那样从玉环前边过去了,可不知是为了什么,玉环却仍然是那副姿势,在那里站了一会儿。侍女们带着玉环回到了刚才休息的房间,在那里独自吃完了饭,便被引进到有床铺的房间,一直睡到暮色将临,又被领到妃子汤沐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