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二十二) 宋之问《送别杜审言》鉴赏
《送别杜审言》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公元698年,杜审言因事获罪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诗人卧病在家,无法送行,于是写下此诗相赠。
全诗情感真挚,笔墨饱满,情意厚重,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同情与不平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叙事写情,直起直落,直白质朴。“卧病人事绝”,描绘出诗人卧病在床,与外界人事隔绝的状态,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此时听闻友人要被贬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嗟”字自然流出,饱含着多重情感:有与知己离别的惜别之情,为故人被贬的伤怀之感,以及对宦海沉浮、宠辱无常的慨叹。这一“嗟”字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诗悲凉沉重的基调。
颔联“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紧扣“嗟”字,进一步抒发惜别深情。因为卧病,诗人无法到河桥为友人送别,心中的遗憾与伤别之情更添一层。而“江树远含情”,诗人移情于景,将自己心中的不舍赋予远处的江树。虽然身未到河桥,但心已随江树飘向友人,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此处虚景实情,浑然一体,既体现出诗人情感的曲折起伏,又使“送别”之意有了具体的着落。
颈联“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运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孙楚是西晋文学家,仕途坎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遭谗被逐。杜审言被贬吉州,所行之路要经过孙楚曾任太守的冯翊一带和屈原流浪过的湘江一带。诗人借这两个典故,不仅交待了友人行踪,更喻写了友人的品性遭遇。一方面,以孙楚、屈原的不遇和冤屈,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另一方面,也含有安慰和鼓励友人的意思,暗示友人虽暂时被贬,但他的才华和品性会被后人铭记。
尾联“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依旧用典。传说晋人张华见牛、斗星间有紫气,后于丰城狱基土中掘出龙泉、太阿两把宝剑。这里以龙泉剑比喻友人,丰城代指友人贬所吉州。“可惜”一词,归结了前面的“嗟”字,既为友人的才华被埋没而不平,又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同时,也给友人带来一丝安慰,暗示他如同被埋没的龙泉剑,终有一天会被发现,再度起用,重施抱负。
整首诗,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却委婉深沉地抒发了感慨;后两联用典自然贴切,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深化了主题。颈联工整对仗,尾联质朴平实,全诗情文并茂,体现出端庄稳重之美,展现了宋之问律诗创作的高超技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