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童趣儿【三百二十六】
玉米杆承载着贫困的母亲对儿女满满地爱,那种儿时的期盼,就在一根根甜甜的玉米杆里。如果说什么是伟大,清贫的母亲所给予的从来就不曾卑微,哪怕仅仅是一根根甜甜的玉米杆。
如果不是母爱的伟大,如狼崽一般的孩儿,如何能够站在山顶放声歌唱,歌唱人生的底色。
妈妈,您的爱从来就不曾卑微,卑微的爱怎么可能孕育出懂得仁爱的孩儿呢?小时候,去玉米地里给羊割草,其实是冲着甜甜的玉米杆去的,那时我们管它叫“甜甜”。那么小的年龄,却个个经验十足的样子,瞅准一棵,从根部一脚踩断,来不及剥掉最外层的叶子,先用牙齿咬一口,甜,就高举着向同伴炫耀,像发现了金子般自豪,不甜,就呸呸呸吐掉,喊一声“马尿”,扔在脚下,向下一棵瞄准。
还有一种高粱杆也能吃,我们叫“甜稻黍”,村居日月长,可如果一听到门外有卖甜稻黍的吆喝声,就必定是有什么热闹可看了。要么是放电影,要么是唱大戏,要么是来了外乡耍猴的。直到现在也搞不清,究竟是一有热闹活动,就有人卖甜杆呢?还是一有人卖甜杆,就必定有热闹可看?每每热闹散去,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啃下的甜杆皮和嚼过的渣,总有人不声不响扫去沤肥。来自田地,奉献甜蜜,又归于田地。
北方无甘蔗,可是这细长的玉米杆,甜蜜了多少代人的记忆。上课铃已经打过,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座位上就坐,等着我开口讲课。突然,一个平日里就比较调皮的男生,手里捧着两根一尺多长酷似竹子的碧绿小棒走进教室。他边走边得意地冲我说:“老师,这竹子能吃。”没等我开口,全班同学都好奇睁大眼睛,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有几个嘴快的,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你又不是熊猫还吃竹子?”拿“竹子”的男生不服气的说:“不信我吃给你看。”话音未落,他不容分说,歪着头用牙狠狠地向“竹子”的一端咬去,再一扯,一块皮被他剥开,露出了汤着汁水的瓤。里面分明是实心的,哪里是竹子呢?同学们面面相觑,估计他们也不认可这是竹子,可到底是什么却不知道了。我忽然想到小时候吃的玉米杆,我说:“这不是竹子,是玉米杆。”那个学生调皮地说:“对,是玉米杆。老师你怎么知道?”
他的问话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