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童趣儿【三百二十九】
集市上人山人海,随便找个高处向远处一看,便是拥来挤去的人头,真可谓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最热闹的要数烟花市场,那时的烟花品种也单一,不过是鞭炮、二踢脚、气化之类,但那些烟花小贩却不因物品的单一而放弃一年中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争相比试着各人物品的好坏,往往是你放一挂鞭炮,我就点两个二踢脚,各种声响此起彼伏,汇总起来,让人听着"噼哩啪啦"、"乒乒乓乓",煞是热闹。但这热闹与胆小的女孩子无关,她们只敢远远观望。但我却因了有哥哥相护,时常混进去捡一些哑巴鞭炮出来分给她们,我也因此在她们眼中成了了不起的英雄,于是,与热闹之外,我又享受到一种高高在上、被人推崇的自豪。
家乡人男女老少都爱赶集,只是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晌午时分,是赶集的最佳高潮。因为这个时候,天晴有些暖和转变,晚起睡懒觉的村人也加入了行列;各色人群身挨身挤在一起,各种声音嘈杂响成一片,像海里的潮水一样慢慢地缓步流动,到处呈现出一片红火热闹的繁荣景象。我们跟在大人后面,像跟屁虫似的,不仅是为了为了能吃上一个火烧卷猪头肉。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有几件稀奇事。看西洋镜(也叫万花筒)。耍西洋镜的人,推着一个木制家具式的东西,里边配有玻璃和美术图片组成的图案,下面安有2-4人能用眼看的探头,人家用绳儿一拽,里面图案就换一次,嘴里唱着与图案相应的歌词,这样变幻无穷,小孩们感到新奇特别爱看。捏面人。手工艺人用红胶泥手工制成猴子、小鸡、蜻蜓、蚂蚱或小狗什么的,晒干后涂上各种颜色,在头部用铁丝和硬鸡毛制成能转动的风葫芦,再用柳条拴上一条绳子。这样用手一甩,随风转动,发出吱吱的响声。就是这么一个小玩意,小孩们谁见谁要。
为了弄点零花钱过年,父亲会在长长的冬夜里加班加点,用自己秫秸穗子绑些笤箸到大集上去卖。由于父亲绑的笤箸物美价廉,再加上做工好,每次赶集不到晌午几十把笤箸便销售一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