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三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28
6046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三十二】


        有这样一个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吊脚楼顺山而上,户户紧邻,均为全木结构,上下几层,坐北朝南。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余秋雨先生对这里的评价:“以美丽回答一切”。这个美丽的地方便是贵州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几千年来居住着一个自称是蚩尤后裔的民族。
       长桌宴安排在白水河右岸的一家餐厅,进入餐厅,一条长桌足足有十五六米长,上面已经摆满了各种菜肴,乍一看,相当排场壮观。导游说,本来还安排了“拦门酒”环节,但因为时间比较紧张就省却了。“拦门酒”是苗家迎客的一种隆重仪式,但因为客人一进门就敬酒会让人吃不消,所以取消也不遗憾。我们刚坐好,就有苗人过来分发红皮鸡蛋,每人一个。在进寨子之前,导游已经讲过,这红皮鸡蛋要用额头碰破了皮再吃,寓意鸿运当头。

        我回过神来,见许多旅友已经开始吃鸡蛋了,个个额头上都留有一个红印,像过节给小孩子点的妆似的,令人忍俊不禁。菜肴主要有米豆腐、腊肉、豆芽、木耳,以及主菜酸汤鱼,还有一些不认得的菜品。酸汤鱼正在小炉子上热着,冒着腾腾热气。还准备了米酒。宴席开始,几位苗族少女唱着敬酒歌儿敬酒,歌儿的内容在车上导游已经唱给我们听了,否则根本听不明白,大意是:远方的客人来到苗家,请喝一碗酒,能喝喝两碗,不能喝喝三碗……一起陪同敬酒的是男人吹奏芦笙曲,音调特别,颇为热闹。关于芦笙早就听过,也在电影上见过,知道是竹制乐器,但亲眼所见还是第一次。轮到姑娘敬我酒时,我担心不喝她们会强灌,便乖乖地喝了一杯,感觉这米酒的味儿跟我们喝的白酒相去甚远,似乎没什么劲儿,但据说这酒有后劲,“见风倒”,于是,我就没敢多喝,只是喝了几杯便作罢。

        那个酸汤鱼的鱼像北方的鲤鱼,肉质鲜嫩,没有一丝泥腥气,大家都很喜欢。所谓的酸汤也并不是很酸,这道菜不愧为苗寨的招牌菜。长桌宴结束,导游带领我们去观景台看苗寨夜景,我们乘电瓶车爬上盘山公路,不久就来到了右岸山上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抬眼望去,峡谷对面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密密麻麻的吊脚楼里已是万家灯火,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下,就像晴朗的夜空天上的繁星一般闪烁,美极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三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三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