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作家基于创作动机,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素材,形成较强的创作冲动后,他就可以进入具体的创作过程了。学生作文大都是被动式写作,目标特定、环境特定,为了学习或者考试,为了分数或者教师好评,甚至对于写作的意义不甚了了,因此必须解决我们为什么写作的问题,然后才开始学习写作。当然大多数孩子还是明白,写作意味着什么,为了情感表达、艺术表现的需要进行创作。
我认为学生写作有五大步骤:审题定题、选材构思、列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誊清。其中选材构思是关键。
选材构思其实是写作的两个环节,但我认为这些心理过程实在复杂,一般写作者是无法将积累了一定素材后的选择与构思分开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神思喷涌、一蹴而就。
写作必然依据生活。写作材料的储备主要为生活感受的积累和表情达意内容和方式的准备。作家有“体验生活”之说,记者必须要实地采访。学生的写作积累,一是直接体验、生活积累,校园场景、家庭琐事、同学关系、内心思绪,俯仰呼吸之间皆入心灵,一个孩子走得远即看得多,看得多即见识丰富;二是阅读积累和间接体验,书本、影视、他人转述等,图书馆浩瀚的书籍给了孩子一个无限的空间,奇思妙想、字字珠玑,就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得来。
但丰富的世界并不一定造就一篇神采飞扬的作文,积累的生活素材并不一定都能写进作文。一个善于写作的孩子一定善于选择和加工他的素材。生活世界的真实和作文世界的真实是两个概念,储存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材料是极为丰富而又杂乱无章的,我们必须选择那些最能打动人、在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生活材料作为表现对象,像模块一样积累起来。因此平时的习作应该好好珍藏,这些都是最佳的素材。有的教师强调周记、日记,其实就是为了积累写作的素材。
有了写作材料为基础,我们可以进行作文构思。构思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构思是写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很多善于写作的孩子在提笔之前往往有凝神屏气、静静思索的过程,这就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结构整体、抽取情感,提炼文章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创造性的综合性思维过程。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中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强调了构思的妙处,是在使人的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
构思作文需要考虑这么几个问题:一是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二是文章如何整体构架?最后思考文章以怎样的风格呈现。构思不是“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而是要高屋建瓴、由大到小、整体到局部。写作中形象思维占据主导,要求具体形象生动细腻,在情节、细节上下功夫;构思可能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维,要求把握全局,条分缕析,层次清晰。
如果是叙事性作文,构思时先要对情节有一个大体上的设计:从何处开始,主要人物是谁,主要发生那些事件,如何结局等等,不能写到哪里算哪里。如果是议论性作文,则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合适的论证方式、论据材料。简单的构思就是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思考文章的逻辑结构、行文方式。
构思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产生灵感。那么,在灵感还没有来找你的时候,拿出你的旧作,分析一下当时选材构思之得失,修正一下整体设计和蓝图,重新布局谋篇,重新设计规划你的写作的蓝图,也不失为良策啊。(查杰慧)
下一篇让你随时都有写作的欲望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