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16
254

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九】


郭进拴|神奇的阿坝












        当车行至北川,不由地心抽动了一下,北川,这个曾经使中国惊心动魄的名字,在2008年5月12日经历了穿越地狱的苦难与磨砺,眼前,是北川人民在废墟上重建的家园,是一个比原先更为美丽的家园,他们感念党恩,这种感恩是真实的,深刻的。北川还在不停建设中,大难有爱,四川人通过2008年大地震,特别感谢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抢救与重建中,甚至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援助者,他们谈起那场灾难,心还在抖。
       从都江堰到汶川的这条道路,一直以来被称为黄金通道,藏区的大量物产资源,必须通过都汶路源源不断地送出来,流量很多,堵上个十来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进阿坝是不能预计时间的,到了就是到了,没有到就没有到,绝对是没有计划的行程。都汶路又称作死亡之路,蜀道之难在这条公路上体现得淋漓至尽。









       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逼窄陡壁,弯道一个接一个,人坐在车上,往下望着岷江水哗哗地流,心里还真有点发虚。而司机开这段路,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直踩着刹车,气温高的时候,还要用水一直浇着发动机,就怕刹车突然失灵。曾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外省的司机炎夏走四川的山路,感觉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平生从未走过如此难走的路。而一遇到暴雨,山上的飞石,泥石流,是夺命的凶手,运气不好就葬身岷江。而秋天的夜晚大雾迷茫,司机全凭经验龟行,开车的和坐车的仿佛在和大自然抗衡,舍得一身剐,不怕都汶路的有惊有险。而如今,都汶高速平坦,宽敞,汽车不用再感受悬崖峭壁的恐惧,在峡谷中轻松穿行而过。岷江就在身边,白色的浪花一朵又一朵,青山绿水间胜似闲庭信步。









        如今的都汶路,仿佛换了人间,天堑变通途。穿山隧洞一个接一个,隧洞长达5000多米,从黑暗的隧道中钻出,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次又一次。想起地震后都汶路受到重创,中央下死命令稳康先通康,一定在最短的时间里修通都汶路。余震时时发生,泥石流不断袭击,都汶路坏了修,修了坏,不知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换来今天都汶路的通畅安全。想起来修路的工人真的很不容易,用双手用鲜血用青春换来这来之不易的崭新公路。此刻心情有点复杂,不合时宜地想起“血肉筑成长城长”,又震撼又酸楚。

       有一种信念会出现在最初的梦里,远远近近,就如在路上拍到的一幅芭蕉,是的,满目苍夷的废墟上,绿色不曾离开过北川,在世人的命运一再被戏谑之后,这片油然的绿色就在你的身旁,坚定着地守卫着故园清晨的风,晚间的霞。









        随山水前行,随着导游讲述的有关四川地震许许多多的故事一路前行……车速很快,难以精确地对焦,我只在这样的一个匆匆的时刻,在无数次的行走间记录着与我匆匆一别的风景,大块大块的风景风驰电掣般向后退去……而我依旧向前

        射进车窗的阳光告诉我,人生,就如一部车子,一道风景,一座孤岛上漂浮的云,被时间会留有些小小的记忆,或者逝去就无踪无影,但我们毕竟来过了,在一个无边的地方,有月亮河还有岛屿,还有一些花朵曾经为我们开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九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