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四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08
1520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四十四】


         段玉良代表市四大班子向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不辞辛苦前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平顶山市香山寺地处中原腹地,文化融合、交流和传播顺达迅速,对中华观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平顶山市高度重视对观音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研究,对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举办中国观音文化研讨会,就是要汇集展示中国观音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最新成果,高起点、深层次地挖掘观音文化内涵,深化提炼观音文化精神,吸纳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不断提升鹰城的文化魅力。相信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一定能够启迪我们的思路,为促进我市观音文化研究、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裴建中指出,本届研讨会的学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代表了目前国内观音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水平。相信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使我市在观音文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对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将不负众望,高标准做好观音文化的研究、宣传和交流,为弘扬观音文化作出积极努力。
        在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纪华传,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研究员崔峰,省宗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辛世俊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围绕观音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发扬光大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共识。
        观音故里平顶山,迎来了千年一遇的盛事!
        这一件件千载难逢的盛事,将永远铭刻在500万鹰城儿女的心中!



一个城市的“观音血脉”  



         在河南省平顶山香山寺周围数十里范围,关于妙善公主白雀寺出家、香山修行。舍身救父和涅槃成道的故事广为流传,形象传神。实际上也是观音来历的传说、观音由男变女的传说、千手千眼观音的传说。这些传说都具有“根源”性质,平顶山香山妙善传说自宋以后演化成了各种版本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妙善观音传说。如:《三皇姑》、《一步两眼井》、《五步三孔桥》、《鸡鸣寺》、《黑龙池白龙池》、《千手千眼菩萨的来历》、《白雀异槐的故事》、《歇马栏殿的来历》等等,可以说妇孺皆知。
平顶山境域特别是香山寺方圆这些故事大致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楚庄王与父城的传说,平顶山古父城是楚庄王时期所筑,原名叫城父,太子建曾居于此,太子建在城内建有庄王祠;二是关于三皇姑的传说。平顶山人认为妙善是妙庄王三女儿,民间称为三皇姑,这个传说具有十足的地方特色;三是关于香山、龙山、擂鼓台的传说。平顶山境域是龙的故乡,平顶山龙山是历史名山,龙山山神救护妙善出家至香山修行;四是关于妙善白雀寺出家的传说。白雀寺传说是妙庄王三公主妙善在家修行的地方;五是关于妙善在香山寺修行证道的传说。相传妙善在香山寺隐修,三年成道,因其父有难疾,就舍其双手双目救其父,孝心感动天地,功德圆满,应化证道,化作观音菩萨,其父筑塔奉之。六是关于千手千眼传说。流传极广,楚庄王命重修寺院,重塑观音全身,工匠把“全手全眼”错听为“千手千眼”而塑成了千手千眼;七是关于观音菩萨灵迹显圣、救苦救难之传说。如“一步两口井”、“五步三孔桥”、“歇马栏殿”、“鸡鸣寺”、“黑龙池”、“白龙池”等故事都形象生动。 
 悠悠岁月,不仅沉淀了深厚文化,更演绎了千年观音文化传奇。平顶山独特的观音文化,作为民间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现象,不仅存在于广大民众的信念之中,更存在于观音道场的朝拜之中,存在于观音庙会的文经活动之中。平顶山悠久昌盛的观音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灿烂篇章。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四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四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