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帕·豪塞尔》(CasparHauser.1908)这本小说的情节取材于一个弃儿的秘史;这个孩子1828年在纽伦堡被人发现,但不久以后就遭人杀害了。瓦色尔曼用这个故事为基础,写成小说,提出了他全部创作都接触到的问题:一个没有受“文明”玷污的、争取自由权的纯朴坚强的个人和环绕他的庸俗、贪婪、锱铢必争的世界的冲突。卡斯帕在幼年时期就被坏人拐走,从某些迹象判断,他可能出身于皇室。在十七岁以前他一直被囚禁在监牢里,以白水和面包充饥,没有见到过光明,也没有和社会发生过接触。
卡斯帕在获得自由之后,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有意描绘了一系列丑恶的形象,用以突出主人公的善良品质。这些人有的是浮浅庸俗的小市民,有的是自私自利的伪善者,有的是心地肮脏的大官,有的是道德败坏的贵族。但是这本小说有着过多的神秘的、荒诞不经的色彩。作品里面常常有埋伏在街角的凶手、鬼怪和毒物的出现。卡斯帕不过是强大的恶势力手中一个软弱无力的玩物。从牢狱出来并且开始接触文化后,卡斯帕仍然没法同环绕他的社会合流。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高贵出身,决定离开身旁冒充朋友的狐群狗党,去找自己的母亲。但是也正是这个决定使他走向毁灭。他错信了一个不相识的人,这人出卖他,把他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