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一张市民卡轻轻一刷,江苏省张家港市市民即可自如进入图书馆驿站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3月29日上午,在张家港市东莱文化中心购物公园的这家24小时图书馆驿站内,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们现场体验了一回自助借书的便利。
仅需一张市民卡轻轻一刷,江苏省张家港市市民即可自如进入图书馆驿站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3月29日上午,在张家港市东莱文化中心购物公园的这家24小时图书馆驿站内,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们现场体验了一回自助借书的便利。
从最初的手工编制图书借阅目录,到如今的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位于张家港市永联村社区的永联图书馆实现了华丽的转身。3月29日中午,在这里已经工作10年的该馆负责人汤剑波现场为记者们演示了这家图书馆的自助借阅图书服务内容。
没有管理人员,24小时不打烊;没有门锁,刷市民卡就可自由进出;无需押金,读者自助借还图书。如今,张家港市的这种图书馆驿站,成为市民读者最爱去、最常去的快乐“充电站”。
“图书馆驿站是一个24小时开放、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微型图书馆,有社区型、街区型、农家书屋型3种模式。位于东莱的这家图书馆驿站就属于街区型。”跟随记者一路采访的张家港市图书馆馆长缪建新向《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介绍道,2014年,张家港市将图书馆驿站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市财政拨出专款930万元,到2015年年底计划建成30家,实现各镇、办事处(非建制镇)以及重点社区全覆盖。
“张家港市图书馆驿站不是一台智能化机器,而是一个智能化阅读空间,突出的是馆的概念。”缪建新说。
据缪建新介绍,每家图书馆驿站的图书容量从2000册到2万多册不等,与全市各公共图书馆借阅卡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站内图书由市图书馆定期更换,每月每家配送图书200册,同时具有预约借书功能。此外,驿站还提供免费无线网络,设有电子阅览平台,市民可随时下载与市图书馆数据库共享的二维码电子书。“我们配备多台能访问张家港市图书馆数据库的电脑,方便读者查阅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各种资源。”
“我们对图书馆驿站采取属地管理的方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确保第一时间有人负责和处理。平时由所在社区负责招募志愿者,通过志愿者为读者提供咨询、求助、图书排列、阅读活动等服务。”缪建新说。
“读者在图书馆驿站何时进出、借阅了哪些图书等情况,我们都可以实时知道。”缪建新掏出自己的手机联网进入系统向记者们演示,而此刻正在永联书屋采访的其他记者们的身影已然同时出现在他的手机上,“我们通过数据汇总分析系统,实时记录读者进出、图书外借等情况,并自动生成读者流曲线图。”
“2015年春节,我们通过对首批进入大数据系统的12家图书馆驿站进行统计、分析,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读者8048人次,平均每家每天接待读者96人次。而我们通过对运行成本的测算,发现平均接待每位读者的成本只有0.42元,这显示了图书馆驿站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与开展,缪建新有着自己的思考:“全民阅读要解决群众有书可读、有书能读、有书愿读的问题,而图书馆驿站正是我们的一个尝试。”
书香世家·平江府店:红袖添香夜读书
青砖白墙,整个门面恰如旧时江南私家宅第,步入其内,但见亭台环绕,流觞曲水,这便是位于江苏苏州平江路附近的书香世家·平江府店。走进其间,无论是在设置典雅、藏书颇丰的书吧,还是在配置了书籍、读物的客房,总能体会到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趣,而随处可见的现代书画家的字画楹联更是平添了一份雅兴。
青砖白墙,整个门面恰如旧时江南私家宅第,步入其内,但见亭台环绕,流觞曲水,这便是位于江苏苏州平江路附近的书香世家·平江府店。走进其间,无论是在设置典雅、藏书颇丰的书吧,还是在配置了书籍、读物的客房,总能体会到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趣,而随处可见的现代书画家的字画楹联更是平添了一份雅兴。
“书香世家是书香酒店集团的子品牌。作为一家企业,我们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更要传承中国文化,所以以"诗礼之家、书香传世"为发展愿景,以"明德惟馨、知书达理、臻于至善、卓尔不凡"为企业理念,在经营酒店的同时出售文化生活方式,呼唤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实践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学。”书香酒店集团总经理朱巍在接受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记者团采访时表示。
“每个书香酒店都有自己的书库,大堂公共区域内均放置图书。而每个酒店开业至少要配备500本书,并且藏书量以每年不少于10%的幅度递增。书不仅供入住酒店的客人翻阅,也供员工们日常阅读。”朱巍向记者介绍道,今年酒店打算在现有图书的基础上,打造内容更加充实的酒店专属图书馆,供酒店客人及员工借阅。目前,书香酒店集团要求干部每月读一本书,员工年平均阅读图书超5本。“我们提倡酒店内部员工分享好书,建立了员工阅读分享平台,还定期组织文化节、读书会等活动。”
#p#副标题#e#
为了更好地营造阅读氛围,书香酒店集团还积极争取与苏州图书馆合作,在部分书香酒店,如胥城大厦、新区酒店、园区酒店大堂内设置24小时取书、还书自助柜台,苏州图书馆会员可以凭卡在“书香苏州”APP上借阅图书,再至酒店大堂办理取书、还书业务。“我们还希望打通酒店官网和苏州图书馆网上借阅系统(即"书香苏州"APP),这样外地客人在预订酒店房间时,还可同时通过酒店官网预借图书。一旦客人到达酒店,在办理入住手续的同时,就可在前台完成借书手续。这个计划大概在5月份完成。”谈到近期规划时,朱巍表示。
伴随着第十届苏州阅读节大幕的开启,书香酒店集团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店内开展与书结缘特色活动,“我们倡议酒店客人分享捐赠图书,住店客人可以分享阅读一本书的感受,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图书带到书香酒店。如果愿意把图书留在酒店内,还可抵扣相应住宿费用。我们要让图书流动起来,让更多的人感受阅读的快乐。目前,平江府店的首个"与书结缘"阅读平台已经搭建完成。”朱巍向记者介绍道。
书香酒店集团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打造特色酒店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2011年起,书香酒店集团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手,共同开展“书香安康—图书馆”公益捐助项目。“我们承诺持续捐助这项公益活动,每年捐赠10万元在书香连锁酒店所在城市设立图书馆,为贫困弱势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让每个爱读书的孩子都有书可读、有书爱读。”朱巍说道,每所“书香安康—图书馆”的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配置标准为1万册图书、30个书架、1个阅览桌、16把阅览椅和10张宣传画。目前,书香酒店已经捐建了济南沙河中学、徐州新城试验学校、苏州市西山堂里小学等图书馆。“安康计划仍在继续进行中,除了企业出资外,酒店还向员工、宾客发起倡议,共同加入这项公益活动。”朱巍表示希望影响带动身边更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一进门由8本书组合成的校园雕塑吸引了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记者团驻足观看。“这个景观叫做"渊",我们希望学校的每一位孩子和老师都能够通过阅读开启智慧之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人。”一旁的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张卫华向记者们介绍道,“读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学校很重视营造书香之美。”
在张卫华的引领下,记者们一路走过学校的文化长廊,长廊内展示着一张张学生们开展阅读活动的照片以及读书经验介绍等。而在校园的小明星墙上,其中就有当选苏州市“阅读之星”、工业园区“阅读之星”的同学的照片。在教室门前的墙壁以及廊柱上,都贴有与阅读相关的经典名言。置身其中,浓浓的读书氛围油然而生。“我们不仅在校园环境布置方面突出"书香"二字,在资源建设方面也颇下力气。除了藏书7万多册的学生图书馆,我们还建有教师阅览室,并在各个年级和班级均设置有图书角。”
在观摩智家族读书沙龙活动时,教导处老师凌斯嘉介绍道,该校分为礼、孝、和、责、诚、勇、毅、俭、智、仁10大家族,每个家族纵贯6个年级,都会定期开展家族故事会、读书沙龙、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我们会让高年级的家族成员带动小成员,在互助、分享中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共同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书目和阅读的主题,均由孩子们自主确定。”
每年的9月,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都会开展书香节活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10届,“每届书香节都有鲜明的主题、响亮的口号。”张卫华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道,书香节期间穿插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如图书漂流活动、好书竞拍活动等。
“书香节的活动可以说是常换常新,但是其中的经典诵读活动则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开展的。”张卫华向记者介绍道,在第十届苏州阅读节开幕式上就有该校学生的诵读表演活动。
有梦想就有未来,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通过校园诵读活动的开展,让一颗颗爱阅读的种子悄然扎根在学生心间,让他们在寻梦的道路上收获了沉甸甸的喜悦。
蒋巷村: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十里春潮菜花香”,3月29日下午,当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记者团一行驱车来到江苏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时,一派田连阡陌、禾苗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欣欣向荣之景映入眼帘。从最初“一穷二白”的苦地方到如今富庶美丽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蒋巷村村民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的带领下,过上了富足安定的幸福生活。
“十里春潮菜花香”,3月29日下午,当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记者团一行驱车来到江苏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时,一派田连阡陌、禾苗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欣欣向荣之景映入眼帘。从最初“一穷二白”的苦地方到如今富庶美丽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蒋巷村村民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的带领下,过上了富足安定的幸福生活。
“农民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这是常德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思想是灵魂,学习是根本。“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融入蒋巷村的每一个村民心中,“我们的阅读节迄今已经举办了15年。每年我们都会举办读书比赛,并对获得优秀征文的村民进行物质奖励。”常德盛对记者们表示,村里每年都为192户村民免费订阅报刊并向他们定期推荐图书,开展读书分享及经验交流会,让大家交流阅读感受,体会读书的快乐。
记者们乘坐电瓶车参观游览蒋巷村时,常德盛特意叮嘱将电瓶车停在蒋巷农民剧场的广场前,并指着广场中心那处以一摞摞图书堆砌起的雕塑造型说道:“每年我们都在此举办自己的读书节,那个时候广场上围满了爱读书的人。”
“我们专门召开过"如何创建村民读书活动"座谈会、研讨会,研究确定建设学习型家庭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蒋巷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玉英向记者们介绍道,在活动内容选择上,以适应市场经济、农业科技实用知识、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等具有较强时代性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在参与主体上,以青年为主,全面推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在设施建设上,创办文明村民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读室,成立“村民读书会”等。
“如今村民的读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培植典型,抓好示范,宣传表彰,是提高创建活动水平的关键举措。”蒋玉英表示,为提高村民读书活动的成效,蒋巷村专门成立专职小组定期检查村民学习情况,展开考核评比并进行总结表彰。
如今的蒋巷村村民在建设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引领下,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绿色蒋巷,优美蒋巷,整洁蒋巷,和谐蒋巷,幸福蒋巷”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全民阅读不能沦为口号,更要转化成切实可行的行动。
阅读需要保障。“推动全民阅读,最重要的是保障阅读设施和阅读条件,让群众有书可读,这也是全民阅读开展的基础。”采访中,张家港市图书馆馆长缪建新的一番话道出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心声。相信今后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驿站或许成为全民阅读新的“着落地”。
阅读需要传承。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藏书传世不仅是对阅读的传承,更是一种把文化当作图腾崇拜的精神传承。被誉为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历经五代传承,以“藏而能读、书香继世”形成具有古里乃至苏州常熟乡土文化特色的精神文明底蕴。
阅读需要引导。阅读氛围需要营造,阅读品位和阅读行为更需要引导。其中,既要有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更要有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遍布苏州的近200个民间读书团体就是点亮当地全民阅读的“星星之火”。
阅读需要创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阅读成为一件乐事,这就需要不断探索阅读活动的创新。在采访中,我们通过观摩一个个创意新颖、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切身体会到人们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这次“书香中国万里行·苏州站”的采访,我们一路亲临并体会那些基层文化建设者们为推动全民阅读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深为触动,推动阅读需要我们共同携手,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