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五十二】风穴寺大慈泉赋
鸿蒙初判,造化流衍。于中州之域,汝州之畔,有胜境名曰风穴,中有灵泉号为大慈。此泉也,承天地之厚泽,纳山川之英华,蕴道韵之深沉,育生灵之繁茂。
若夫其源也,隐于幽林邃谷,发于岩罅石隙。或云女娲补天之遗露,洒落其间;亦谓佛祖慈悲之甘霖,润泽斯土。涓涓兮如丝缕初绽,潺潺兮似仙乐轻扬。自山巅蜿蜒而下,穿茂林,绕修竹,一路欢歌,奔赴寺前。
观其态也,澄澈如镜,莹润如玉。波光潋滟,映蓝天白云之绮丽;涟漪微动,摇翠影繁花之绰约。浅处沙石可数,深处幽邃莫测。泉底游鱼,往来翕忽,如在琉璃世界;水面浮萍,飘拂不定,若乘太虚之舟。时而溅珠跳玉,如碎琼乱玉纷扬;时而平波如镜,似素练铺陈大地。
听其声也,叮叮咚咚,似环佩相击;淅淅沥沥,如丝竹和鸣。晴日里,阳光洒于泉面,折射七彩之光,其声清脆悦耳,如童子清歌;雨幕中,雨滴落入泉中,溅起朵朵水花,其声雄浑激昂,若战鼓轰鸣。泉声与风声、鸟声、松涛声交织,奏响一曲自然之乐章,令人陶醉,乐而忘忧。
大慈泉之德也,泽被万物,无私奉献。滋兰润蕙,使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哺鱼育虾,让水族繁衍,生机盎然。泉水甘冽,饮之沁人心脾,祛病延年;寺僧汲之,煮茶论道,参禅悟理;山民取之,灌溉农田,滋养五谷。其德也如大地载物,其恩也似江海容川。
于寺中,大慈泉相伴千年。晨钟暮鼓,与泉声相应和;佛号经幡,共泉影相辉映。高僧大德,于此洗心涤虑,感悟佛法之真谛;文人墨客,到此寻幽探胜,挥洒翰墨之豪情。泉边古柏,见证岁月之沧桑;亭台楼阁,倒映泉中之幻影。
至若游人至此,临泉而立,清风拂面,神清气爽。或坐于泉边石上,静听泉声,思绪随波逐流;或濯足于清泉之中,感受凉意,忘却尘世之烦恼。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泉上,金波荡漾,如梦如幻。此时此景,使人顿生出世之想,感叹自然之神奇,佛法之广大。
噫嘻!大慈泉者,风穴寺之灵脉也。其水也清,其德也厚,其韵也长。愿此泉常流不息,福泽千秋;愿风穴古寺,香火鼎盛,佛光永照。
今作斯赋,以赞大慈泉之美,以彰风穴寺之胜,以抒吾心之感慨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