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三十三】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6-29
900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三十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后人赋予的美妙传说,使我愈加兴奋起来,想尽快登上山巅,一览龙潭峡全貌。 
       正走着,三块巨石挡住了去路,一条狭窄的山路穿越其中,山涧小溪从旁流过,它们开怀畅饮,状如桃园三结义。 
      穿过一座人工桥,便进入了龙女潭,潭水清澈见底、碧波涟漪,当年小龙王和小龙女在此生活,在潭中嬉戏,两侧是高耸入云的通天峡,龙潭峡因此而得名。 
龙潭峡的山石皆由花岗岩岩体构成,在群峰中形成了一块块奇特的象形石,无论仰视俯瞰,远观近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都能寻出千变万化的各种形象来,能看出山的不同姿态,领略出各种神韵,感受到山的雄伟与博大。置身龙潭峡内,四周树木成林成片,覆盖着山岭,荫蔽着峡谷,即使是烈日当空,也不必担心沐浴高温。 
        进入通天峡后,两面山势峭拔危立,高约百米,峡谷窄长,水流从中潺潺流过,确实是别有洞天。此处前行已无道路,村民在一侧山壁上架了栈道,走上近百米的栈道,穿过通天峡,右侧豁然一亮,一道瀑布从另一座山顶跌落,又聚成一汪清潭,这就是龙潭瀑布。它坐西朝东,悬挂于百米高的崖壁,垂空倒落,喷薄而下,翻滚着白色的浪花,飞溅着似玉如银的水珠,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霞光。潭瀑四周,崖壁如削,高不可攀,潭深地狭,状若巨瓮。细看岩层之上,有数道粗细不一、红黄白相间的石筋飘摆,出神入化,令人称绝。 
        潭上是号称中原第一瀑的通天瀑,远远望去,它清洁如玉、绣幕牵连,犹如小龙女在为小龙王用丝织衣。潭对面还有一大片没有化完的冰雪,冷嗖嗖的,令人有进入寒冬一样的感觉。顺着龙道拾阶而上,龙道变得陡了起来,当走至半山腰向下望时,一种恐慌的念头涌上心头,手心、额头开始不断地冒汗。“怎么办?“我问自己,返程吧,更害怕,上去吧,台阶几乎成了垂直天梯,真有点骑虎难下。此时悬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心脏在急速的跳动,全身不停地出汗,我不停的告诉自己一定要上去。终于快到尽头了,有一天井,仅容一人通过,这便是小龙王沿着龙道出外采集野果、食物出口的地方。我揩了揩汗,一手握住铁链,攀着石壁小心翼翼的向进口爬去。年过七旬的黄玉章先生也勇敢地从天井攀了上来!刘尊法更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三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三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