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魏晋南北朝文人命运与风尚

关键字: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 隐逸主题
中国文学史 2011.01.07
加载失败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与文学批评

关键词: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文学 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文学思潮
中国文学史 2011.01.07
加载失败

《古诗十九首》

关键字: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人生哲理的揭示 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起兴发 端艺术 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
中国文学史 2011.01.07
加载失败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关键词:诗坛新风的出现 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比鲜明的批判 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 乱世文学
中国文学史 2011.01.07
加载失败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 秦嘉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中国文学史 2011.01.07
加载失败

象征派诗歌

象征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派别,有其基本的而又是独特的艺术个性。象征诗不像现实主义诗歌对社会现实进行客观描述,也不像浪漫主义诗歌那样直抒胸臆,它是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诗人微妙的内心世界。它是用人的感受与自然物象契合的表现形式,来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现代新格律诗

五四时期,白话自由诗取代旧体诗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但是伴随着诗体的放脚和自由诗的盛行,却出现了新诗散文化的倾向,使人们对新诗只要求在形式上打破五言七言的格式,在音节上打破平仄,废除押韵,大量的写出了几近散文分行的无韵诗。他们片面地认为新诗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白话自由诗

自由诗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前旧体诗词的腐朽最为明显,反映在思想内容上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在形式上又死死坚守着陈腐不变的格律。为此,胡适明确指出: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女神》及其他早期诗歌

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创作有《女神》、《星空》、《前茅》、《瓶》和《恢复》等诗集。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虽然略迟于胡适的《尝试集》,但却以它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从而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新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郭沫若生平和创作道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发表新诗时使用的笔名。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有实业家手腕的精明商人,母亲是一个宦官人家的女儿,禀性谦和,爱好诗词。郭沫若童年时,母亲就教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乡土小说及其他

二十年前期的中国现代小说中,有一些作品,堪称照出了那时中国农民面貌的一面镜子。这些作品,就是根植乡野的乡土文学。 所谓乡土文学,简单地说就是作家描绘自己所熟悉的地方(主要是故乡农村或小市镇)的人物和环境,在环境描写中特别地注意风物风俗和心理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郁达夫的浪漫抒情小说

郁达夫(1896-1945),浙江省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作家,也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郁达夫原名郁文,乳名萌生,1896年出生于一个旧职员家庭。三岁时丧父,靠母亲缝补浆洗度日。他自幼喜读古典诗文,九岁能诗。在美日长老会办的杭州市育英书院读书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为艺术派"小说

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文学研究会齐名的另一个重要文学社团--创造社成立了。创业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郑伯奇、张资平、田汉等都是中国留日学生,由于长期在日本留学,他们接受了日本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加上国内五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许地山与王统照

一、许地山的小说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出生在台湾省台南一个爱国者家庭。甲午战争后,其父携全家迁回大陆,落籍福建漳州。中学毕业后,在福建省立第二师范任教,次年赴仰光华侨办的共和学校任教,漫游缅甸和马来西亚各地。19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冰心与庐隐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今属福州市)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作家之一。冰心出生于一个温暖、富裕的家庭之中,父亲是当时清朝政府的海军军官,曾随父亲移居山东烟台,因此辽阔沉静的大海洗涤了冰心的襟怀,她从4岁起就跟着母亲认字,听讲童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叶圣陶的小说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城内一个帐房先生家中。中学毕业后因经济困难而无力升学。辛亥革命后,开始当小学教师。他是新文学作家中最早发表小说的作家之一,也是早期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同时又是具有相马伯乐之慧眼的文学刊物编辑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加载失败

“为人生派”小说概述

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新文学进入发展期的重要标志。文学研究会主张文学为人生,而创造社则高举为艺术的旗帜,分别代表新文学发展中的两大文艺思潮。在小说领域里,文学研究会的创作始终处在20年代我国文学现实主义潮流的潮头。他们遵循着文学为
中国文学史 2011.01.06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