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放歌中原【七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23
5361

郭进拴|放歌中原【七十】叶县县衙赋


        夫叶县者,处豫州之中,踞中原要冲。北倚伏牛之峻,南拥澧水之柔。春秋为楚之叶邑,因叶公沈诸梁治邑而声名远扬;汉唐以降置县,经昆阳鏖兵而史册留芳。其县衙者,如明珠嵌于古邑,熠熠生辉,映照千秋吏治之辙。

        观夫县衙之貌,古朴庄严。始建于洪武二年,历六百余载风雨,仍屹然于昆阳大地。占地广袤,有单元四十有一,房屋一百五十三间。青砖黛瓦,诉说往昔岁月;朱门铜环,彰显昔日威严。中轴线上,大堂、二堂、三堂,依次递进,似奏响廉政之曲;东西副线,狱房、厨院、宅第,错落有致,如绘就民生之图。大堂楹联“我如卖法脑涂地,尔敢欺心头有天”,凛凛正气,震摄奸邪;对跪石而书,一则示为官者执法必严、公正无私,二则警涉案者守法纪、说实话,天理昭昭,不容欺瞒。

       溯其人文渊源,星汉璀璨。叶公问政,孔子回车,圣贤足迹烙于斯地;止戈为武,止讼曰文,衙署戒石鉴以清廉。欧阳霖任内六年,清廉勤慎,爱民如子,治农桑、办义学、定八景,更主持纂修《叶县志》,刻黄庭坚书《幽兰赋》碑,修“黄(庭坚)文节祠”,为叶县留下不朽文化遗产。其亲题对联,蕴含使命意识与奉献精神,成县衙世代传承之“家”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或醉翁亭畔挥毫,或石门泉边品茗,为县衙添一抹人文雅韵。

        当思县衙之责,重若千钧。一县父母官,非为荣耀,实系责任。为百姓谋福祉,乃为官之本;解民之困,济民之难,是施政之宗。古有叶公筑陂兴农,劝课农桑,开启一方鸿蒙;今有公仆鞠躬尽瘁,服务大众,谱写时代新篇。县衙虽静,然时刻心系苍生;衙署虽旧,却始终坚守使命。

        至若今日,叶县焕新。盐都之誉,贯古通今,百里盐田凝霜雪;红牛之业,走向世界,现代农业谱新篇。高铁穿境,织就发展经纬;园区崛起,奏响时代强音。而县衙如历史之镜,鉴往知来。古衙檐角风铃响,犹闻叶公问政声;澧水岸边柳色新,不见当年垂纶影。一城阅尽千年事,半是沧桑半清明。

       嗟乎!叶县县衙,承载历史之厚重,见证时代之变迁。它是廉政之碑,铭刻着为民之心;它是文化之殿,传承着华夏之魂。愿古衙风华永驻,叶县盛世永昌,廉政之风长拂,百姓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六十九】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六十一】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