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四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16
396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四十六】


 开学的时候,拴娃儿他们家上学的孩子都交齐了学费。后来才得知,拴娃儿家有一门亲戚在城里开小铺,他们摘的酸枣都偷偷送到城里卖了。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犯忌讳的事情,亏得有亲戚给说和,即使这样,他爹还是在全体社员大会上做了好几回检查。时过境迁,栓娃当初真的是靠着摘酸枣卖钱交学费延续了学业,后来靠着自强不息走出了大山,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作家。上个月恰巧在街上碰到了他,不由得又讲起了当年摘酸枣的事情,60来岁的人了,说起这件事来他的眼窝还是红红的,他真诚的邀我到他们老家鳌头看看,说到时候我们一定到山上再摘一回酸枣,回忆回忆童年。
   酸枣核的药理作用是长大后才知道的。小时候临汝镇的铁路小站上有一位扳道工,长年患着神经衰弱的毛病。每次我们摘酸枣回来,他只要看见就会找上家门,嘱咐我们吃完酸枣把枣核留下来给他。在父母的授意下我们很乐意做这件事情,小伙伴们给他送酸枣核的时候,他会拿出糖果来犒赏我们。闲来,他会乒乒乓乓的砸开枣核,筛簸后捡出枣仁儿熬药治病。
   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再摘酸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近处的酸枣早就让城里人摘光了,要去得往远了走。况且现在不少酸枣树都让现代科技嫁接改良成杂交枣树了,不过,远郊和山村的酸枣棵子还是很多的。酸枣这东西,极耐旱,什么地方都能长,根须滋杈能长成小枣树,枣核儿一两年腐朽后也会发芽生长。过去,老百姓经常把酸枣棵子扎在墙头上,堆在菜地边起个防扒的作用,谁会看得起它呢。别说,嫁接后的酸枣棵子延续了原来的基因,结出的枣子味道还不错呢。
  看来,一半天还得出去摘一回酸枣,了结一下童年的情结,再尝一回酸枣的味道,哪怕它酸倒牙。
       我们家乡鳌头的酸枣,小拇指头肚儿大。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酸酸的。

       我家的地边上就长着几丛半人高的酸枣树。冬天,枝上光秃秃的,只见成对的刺儿。到了春里,干枯的枝桠上就生出片片椭圆的绿叶,边缘有许多细小的齿。随着春风的抚吻,又渐渐绽开了像小米粒儿一样的小黄花。待到小黄花谢了,就结出酸枣来了。先是一点点大、青青的,像才从豆壳里剥出的小绿豆颗儿。我们叫“酸枣牙儿”。吃到嘴里嫩闪闪的,略带点儿苦味。娃娃们却喜欢摘几个尝鲜。麦收时节,酸枣基本长成。有的淡青、有的白中透黄。这时的酸枣,虽没成熟,也可以吃,只是没有酸甜的味儿,枣核不硬实,往往连核渣就嚼下肚了。秋霜一杀,酸枣儿在枝桠上,像害羞的新娘的脸蛋儿,红艳艳的惹人喜欢。
      “摘酸枣啦,摘酸枣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四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四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