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九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07
5676

郭进拴|华夏游记【九十】


       平阳顺溪"益智高等女学校",是镶嵌在顺溪陈氏民居中的一颗文化明珠,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的一部分 。益智高等女学校位于陈氏四份大屋之"适舫" ,系当地开明士绅、实业家--"南雁主人"陈少文先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创办,是属地平阳县最早的女子学校。学校招收一批又一批姑娘为学生,免收学费。学校设有语文、算术、唱歌等课程,以不同于私塾的办学形式上课。该女学校是顺溪古屋文化展示的一大亮点和看点。顺溪镇陈氏名居顺溪镇位于浙江省平阳县南雁荡山之西南,四周环山,属括苍山脉。有溪流从镇边流过,终年清澈见底。由于地处偏僻,顺溪镇保留了大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的民居,尤以陈氏宗族大屋保存最为完整。陈氏为顺溪望族,自明末迁来顺溪镇,宗族中出了数十名进士举人。至今古屋里仍保留着大量嘉庆朝的匾额。陈氏大屋大约有七座,分属各个陈姓分支。今天依然有陈氏后人居住。只是书香墨迹不再,曾经的荣华富贵也早已烟消云散。走进平阳县顺溪镇,如同走进一个世外桃源。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北有连绵高山耸立,南面溪流曲折而过,青山、绿水、古屋、老街……让你在观赏环抱诸峰,聆听鸟鸣水响的同时,也感受到这里每片瓦、每块石、每根柱所散发出的传统文化气息。

   最能见证顺溪历史的,莫过于那几栋陈氏大屋了。踏上那被无数人踩过的青石板,走进那古色古香、规模宏大的古屋,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我们似乎能从中读出当年繁华的故事。屋内的门台、厅堂、轩房、廊道,无不精致异常,美轮美奂。神奇的是,大屋被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据悉,顺溪因溪水顺流穿镇而过而得名,唐末已有先民居住,至明中叶,已成为平阳、瑞安、泰顺诸县边地山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和交通要塞,在《康熙县志》中被标注为“顺溪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区古镇。古镇中的陈氏古民居建筑群多建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为浙南山区民房建筑的典型,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素有“浙南中晚清民居博物馆”的美誉。而沿溪老街共有千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顺溪各行商铺40多家,商店字号享誉浙南。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源远流长的顺溪,是当之无愧的第四批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是继腾蛟古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平阳县获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殊荣的第二个乡镇。“获得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殊荣,是我们顺溪的一张金名片,对顺溪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为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积极努力。”顺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顺溪镇作为“两大名镇”之一被纳入平阳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四个二”工程之中,进行重点保护开发,顺溪镇也积极进行古镇保护与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项目的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一期地埋工程改造方案设计和《古镇保护开发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实施细则(讨论稿)》基本已经完成,中街改造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中。知音涧景区处于石岩山、双尖山、眉峰山、白云山、大白云山围合成的山谷中。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素以雄峰秀溪、叠溪碧潭为特色,有飞流直下的白云瀑,有奇峰怪石双阙峰、地婆岩、双狮峰等,有清澈见底的应潮瀑、雌雄瀑等水潭。流水淙淙,风光旖旎,一串串的幽潭就像少女颈上的项链,晶莹剔透。站在顺溪大桥上,放眼前方一座高大山峰,呈等腰三角形,海拔约802.7米,峰顶端形似画笔笔尖,因每月初三四的夜晚,柳眉般的弦月正悬于峰尖,似画笔正在画一轮弯眉而得名为画眉峰。在小白云村的村口附近有一个叫楼梯步顶的地方,望下去就是百丈深渊,云雾缭绕,路下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金瓶峡,地势十分险要,半山腰中有一狭隘洞口,据山民说只能容一人爬进去,里面却十分宽阔。她源于棋盘山群峰,从万壑笙钟至矾岩大桥,两岸青山夹溪,经顺溪镇呈S形流入岳溪。清澈溪水,悠悠滑过碇步间,水声浅浅,汩汩,淙淙,哗哗,奏响一曲让人流连忘返的流水曲。坐落于顺溪镇管辖的戈场村,主峰海拔1231米,为平阳县第一高峰。棋盘山流峪飞峡众多,植被丰富,山间大小瀑布比比皆是,主要集中在戈场村峡谷和周家村附近及棋盘山主峰下面。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棋盘山之美在于:峰高、路险、峪深、水秀、瀑美、石崎、林茂,植物资源丰富,山上有众多野茶花、成片的鹿角杜鹃、三尖杉、紫茎等名贵树木。横跨于顺溪之上,大桥全长85米,宽4米,桥身桥墩均为花岗岩条石构成。在桥上漫步,仰望画眉峰,霞光融融,暮霭沉沉。面街临溪的北岸有出檐深远的系列民居,参差错落,自然古朴。南岸山翠竹掩映,溪中卵石累累,溪流急处,白浪滔滔,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图。顺溪老街目前长约500米左右,是旧时古道的一段,当年这里靠近竹筏码头,街上以木檐矮屋为主,偶有楼屋,石铺路面,商铺林立,是平阳鳌江上游水头以上唯一一条古道,可连接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居于交界边贸集散地的中心。目前老街仍保留着打金铺、理发店等古老行当。陈少文(1858——1934),系顺溪陈氏古屋始祖陈作仁之玄孙,是清末民初平阳县实业家、慈善事业家、教育家。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为乡邦振兴实业,发展文化教育而奋斗一生;他为南雁建设发展旅游事业,人们称誉为“南雁主人”。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为振兴顺溪陶瓷业,因创业艰难赔垫了白银千余元,终于完成了振兴家乡陶瓷业的宏愿。平阳学者刘绍宽先生撰有《顺溪瓷厂记》一文,对少文的业绩予以赞颂。他一生主要业绩有振兴家乡陶瓷业,使偏僻的山村之顺溪成为平阳县经济最繁荣的古镇之一。他发展南北港蚕桑事业,使平阳一度成为温州地区蚕桑事业最发达的地区。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和建筑棣萼世辉楼,又为南雁景区增添了很多景点而发展了旅游事业。开办益智女子学校,使文化落后的山区少女也能接受新文化教育;捐赠田产,倡办北港育婴堂,出资创办迢岩、笠湖等处的义渡及修桥筑路等义举。

       少文一生乐善好施,为乡邦办好事,受到家乡内外人士所崇敬。光绪九年(1883),他为发扬家乡文化,倡捐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又为书院筹集膏火田百余亩,并购置、征集图书万余册藏于其中。聘请名师为青年学子讲授经史,还开办初等教育班,供邻近少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陈百村,名允谷,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出生于书香之家。祖父亦庄及其父圣励均是秀才,叔父孝和曾留学日本。清宣统元年,百村毕业于县学堂,民国元年考入陆军预备学堂,旋升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浙江任排、连长,嗣转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和抗日战争,后任营长、上校参谋升到十八军少将参谋长.抗战时,升为军委会政治部中将参议.抗战胜利后,调任国防部中将部员。20世纪70年代逝世于台湾。

        陈圣宙, 1917年生,家境贫寒,仅就读初小三年,读书之余,随父习医,勤奋研读医书,钻研医理,并勤于练字,毛笔小楷工整隽秀,可称乡里第一。他年至弱冠,即前往上海、嘉兴、敖江等地作药店学徒.抗战爆发,回归故里。边行医边教书,医术精湛,出方多有奇效。民间弄墨代书多出其手,排忧解难尽行善事。陈圣宙可算自学成才的儒医。
相约顺溪,赏美景、品文化、享美食,乘着春风与春光相遇,美好如初!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郭进拴|大美顺溪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八十九】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