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五】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24
288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五】


        我终于从遥远的历史和海阔天空的思绪中回到了现实。在白雀寺漫步,眼前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引人深思的土地。清悠悠的河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三皇姑还活着,她活在人们的心里,故乡思念她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金璧辉煌的白雀寺院。院内一幢幢仿古建筑,飞檐挑角,朱栋曲栏,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精工雕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已经安放的妙善公主塑像、国内大家名流的题诗作画,地下挖掘出土的珍贵文物,更为白雀古寺增光添彩。一字字,一行行,对妙善公主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踏上归途的时候,道旁到处都是忙着采摘丰收果实的人流。是啊,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妙善故乡的文朋诗友、专家学者、善男信女们,也正在用金风互相传递着观音文化研究的丰收喜讯!


观音祖庭香山寺

       金秋时节,我与平顶山市申报《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领导小组的张耀中先生以及摄影师小练从白雀寺考察归来,有幸观赏到了被专家、学者一致称为“观音祖庭”的香山寺落日,那一刻,犹如依偎妈妈怀抱,又被亲吻了一下,真是一样娘亲别样情啊!
       当我们的车子途径香山寺后的平郏公路时,恰恰也是夕阳余辉迷人,香山落日正红的最佳时刻。我们惊呼着跳下汽车,站在路边的高岗上,放眼眺望,香山落日的美妙景色一览无余:只见天幕低垂,四野茫茫,暮霭沉沉,烟柳如织。在那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之上,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的八角九级檐式大悲观音大士塔,沐浴在一抹金色的夕照中,像是在闪闪烁烁地燃烧。夕阳像一个飘浮的火球,先是在大悲观音大士塔的塔尖,渐渐向远方的一派山脉沉去。香山寺、火炷山浸染在玫瑰色的色调里。也不知是哪个有本领的画家把天上的云彩染得那样好看,红得像七月的高粱穗一样红,黄得像熟透了的麦田一样黄;有的像大姑娘们出嫁的衣裳上的云字钩儿,有的紫云彩镶着金黄色的边儿。一会儿,变了,太阳像一个橙红的大圆饼,四周有一圈银白的光环。转眼间,这个橙红的落日,给远山雾海慢慢地吞吃了,剩下了大半个,又剩下了小半个,晚霞四射,引起我们一阵热烈掌声。我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叫。小练迅速拿出照像机,“咔咔咔”抢拍下了这一个个精彩绝妙的镜头。我在世上活了52年,还是第一次看到香山日落,这是多么难得的奇遇啊!
       遥望夕阳余辉映照下的金碧辉煌的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不禁使我想起了刚刚从白雀寺听来的《三皇姑出家》的故事:春秋时期这里有一国君名庄王,生有妙颜、妙音、妙善三女。妙善是皇后梦中孕育而生的。一天晚上,皇后正在龙凤床上安睡,忽然梦见天上金黄色的圆月朝她怀中飞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醒来妙善便呱呱堕地。当时,皇后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瞬间室内馨香浓烈,宫厅祥云布空。庄王和皇后都觉得三女儿神奇异常,视为掌上明珠,倍加宠爱。
        妙善幼年模样端秀,聪颖好学。十来岁就会吟诗作赋,不慕荣华,不事华饰;乐诵经文,喜谈佛法,言必劝戒。她厌恶王室的暴虐,同情宫女的遭遇,时常想方设法,巧妙地帮助她们摆脱灾难。人们尊称她为三皇姑。
        三皇姑及笄之年,出落得亭亭玉立,唇红齿白,出水芙蓉般招人喜爱。庄王为了讨好强大邻国的国王,就将她许配其太子。三皇姑闻讯,悲愤交加。她知道自己所在的是个小国,每年都要向那个邻国朝拜,进献玉石、玛瑙等奇珍异物,如今自己和玉石、璃瑙有何区别?她伏在玉枕上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宁死不从。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四】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