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季谢夫是十八世纪俄国杰出的革命家、作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亦即列宁所说的那些能够帮助唤醒人民的贵族优秀分子中的第一个人。他生于萨拉托夫省一个世族地主家庭,曾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受教育。一七六六年,作为十二个俄国留学生之一被派往德国莱比锡学习。一七八一年回国后,先在参政院担任秘书,后在彼得堡海关任主管。拉季谢夫一生竭力反对两大社会邪恶——专制政体和农奴制度。他早期写的诗《自由颂》,一方面反对专制沙皇政权,一方面赞美自由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认为革命是专制压迫的必然结果,号召人民仇视沙皇。在一七八二年写的《给一个因职住在托波尔斯克的朋友的信》里,描述了彼得一世纪念像揭幕典礼的情景,并指出人民和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一七八九年,他发表了关于他的朋友乌沙科夫的传记《乌沙科夫传》,同年还出版了他的《祖国之子》一书,其中规定了“真正的人”和“祖国之子”应具备的特点:只有献身于人民解放事业的人才能叫做祖国之子和爱国者。一七九○年,拉季谢夫的最重要的作品《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问世。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革命活动的记录。沙皇因此将作者视为“比布加乔夫更坏的暴徒”,并下令销毁这本书,同时将作者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