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零一】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21
8164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零一】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太行明珠——郭亮村,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大都为申氏。据村民申河山介绍:郭亮村 源于公元9年~公元23年之间的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 的农民起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领袖郭亮,一举建立了农民政权。后来郭亮欲凭借太行绝壁峡谷与敌交战失利后,从会逃寨兵败山西。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直至现在。西汉末年,一个叫郭亮的农民起义领袖,利用当地一个小山村山深林密,崖高壁峭有利的地理位置,顽强机智地抵御朝廷王莽的围剿,这个河南新乡的小山村因此而得名“郭亮村”,而山西遥相对应的一座山岭被叫做“王莽岭”。

        郭亮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悬崖上的太行明珠。二百米垂直悬崖绝壁上的郭亮村地处南太行山腹地,位于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的密林石山中,海拔1700米,山清水秀,峰峦叠嶂,树木成林,潭深溪长。地形属嶂石岩地貌,红色的花岗岩形成延绵数公里的绝壁峡谷,页岩细腻而有层次,像一层层书页一样。绝壁上长满了造型漂亮的黄榆,迎风招展,迎接四海宾朋。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进拴|郭亮村探奇

       郭亮村有83户人家,村中房屋建筑大部分还保持着明清时的风格,石砌的房屋,幽静的小院,有的就建在悬崖边上。房子错落有致,石块垒墙,白灰黏缝,木窗木门。随着挂壁公路的贯通,近年来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新建的石头阁楼与原先的格局极不协调。村民大多姓申,相传申氏家族在元朝末年在南京做官,元朝衰败后,明朝初年被朱元璋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逃离,一部分族人躲进太行山中,隐居郭亮村。600多年来,无论风霜雨雪,世事变迁,总是固守在这个世外桃源,上山下山就靠穿行太行大峡谷走百丈崖上仅容一人穿过的绝壁小路,720个台阶的“天梯”攀登,与世隔绝。以前村中的猪牛羊都是通过从山下沙窑集市上购买的小犊子抱上天梯,背上山货从天梯运到山外换取必须的日常用品。

        要想富先修路。解放后,为了使郭亮村的乡亲们不再贫困,为了不让子孙后代不再攀爬这条天险,为了给村民搭建一条对外沟通的平坦大道。1972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倡议下,村民们自发地卖掉家里的牛羊和猪,土特产山货,也卖掉了山上的树木集资购买了铁锤,钢杵,请县里专家论证,用土办法自行测绘,在村内挑选了13名能工巧匠组成施工队。在没有外力借助的情况,只靠手工和血汗历时五年时间,在绝壁上硬是凿出了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通往山外的富裕之路。我不由得赞叹这些顶天立地的太行人,不由得惊叹他们摆脱贫困的浩然正气,不由得佩服他们凿山开路的英雄壮举,不由得赞叹他们这种当代不屈不挠的愚公精神。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踏进拙政园(散文)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零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