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零七】
李河新,笔名:月亮之上。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新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散文家协会会员、平顶山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做过河南《医药卫生报》记者、平顶山文艺广播电台文艺编辑。现在平顶山市卫生系统工作。滚滚红尘,喧哗而迷乱,唯有读书而静心,工作之余,便写起了诗歌、散文,先后在《读者》《散文选刊》《西部文艺》《南方文学》《知音》《河南日报》《健康报》等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散文30余万字,文学作品多次获奖,其中诗歌《走进故乡》2012年荣获全国《大江东去杯》一等奖,《子债父尝》荣获中国曲艺二等奖,《幸福在等懂爱的人》荣获2015年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出版散文集《沙漠中的那条河》,并荣获东坡文学奖。
16岁之前,李河新是在新疆度过的。上世纪50年代,他的父母从老家开封到新疆支边,他就出生在那里。直到1985年,李河新跟随大姐到平顶山生活,才又“变回”了河南人。
虽然离开新疆已30多年,但那里的蓝天、草原、雪山、沙漠以及胡杨林,依然在李河新的脑海里魂牵梦绕,成为他永远的思念。每当有人问他是哪里人时,他喜欢说是“新疆人”———美丽的新疆一直是他心中的故乡。
小时候依偎在父母身边,总是会幻想着自己远方美丽的梦,长大后,到了梦境的边缘,却时时思念小时候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青年作家李河新创作的散文集《沙漠里的那条河》,文字清新,语言独特,充满了乡情、乡恋、乡思和乡愁。
李河新,这位出生在新疆,在塔里木长大的男人,自幼爱好文学,对故乡充满了情感,美好的童年承载了他太多深刻的记忆。特别是离开故乡几十年来,他思念那片沙漠,那片胡杨林,那条母亲河。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拿起笔,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熟悉的那块土地,把自己的乡愁融入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